从影40年 归亚蕾仍闪耀光芒
从年轻演到老,拥有三座金马奖,两座金钟奖,影后归亚蕾,舞台上依旧闪耀着光芒,「20岁至年近70岁」的演艺人生,萤幕下的她,则是「黏着儿孙」的平凡婆婆。
22岁演出琼瑶小说改编电影「烟雨濛濛」即获得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归亚蕾尽管选择结婚生子,但演艺事业却没有中断,不仅戏约不断,演技也磨得更为精湛,从少女到母亲、婆婆,不论女主角、女配角,电视「花系列」演女儿到母亲;电影「喜宴」包容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武则天」中的霸气,更让她红至两岸三地,观众对她印象深刻。
「拍戏时,我就不是归亚蕾」,归亚蕾说,拍戏前她一定熟读剧本,不断拿捏、揣摩剧中角色,往往成了剧中人物。她说,记得有一次与先生到黄山拍戏,有一日导演特别放她假,要她与先生去黄山走走,「当先生开心的准备跟我出游,我却拒绝他」,「因为当时的我,不是归亚蕾」。
不仅如此,有时剧中角色「脾气一来」,家人也会要她「赶紧从角色中抽离」。
「外面人看演艺界光环很大,却不知背后的苦」,归亚蕾说,特别是当自己要去拍戏,女儿抱怨时,但自己却要扮演着别人,「家人的影像,只有在我脑海中不断翻转」。
到中国拍戏15年,提及两岸演艺环境差异,归亚蕾说,15年前刚到中国拍戏,「他们很羡慕台湾的繁华、对台湾演员相当欢迎」,当然自己也有身为台湾演员的自觉,不迟到早退,而内地的工作人员也相当友善。她说,两岸演员有时在表演上有所区隔,台湾演员较生活化,但经过多年彼此交流接触后,近来逐渐融合。
从影超过40年,演了约100多部电影,得奖无数的归亚蕾,「每个奖都很难拿」。谈起第一次得金马奖的经验,归亚蕾笑着说「当时所有的惊喜,都在家中演练过了」,因此当颁奖现场,得知开奖的那一剎那,「表面上并无太大惊讶」,但「内心的开心是一定的」。
后来1977年「蒂蒂日记」中饰演妈妈角色,「当时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拿到女配角奖」,最后演活剧中人物,拿下第15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中国百花奖,大概是最难熬的」,归亚蕾说,记得当时她坐在现场,眼看着现场100位观众投票,现场即时开票,每位候选人票数慢慢加上去,「好险最后以78票获奖」,但「那种感觉相当紧张,一点都不好玩」。
即将于19日返台参加金马奖50年,她笑说,过去只要入围金马奖,首先都想「要穿什么礼服上台」,而这次「抱着看明星的心情出席」,心情特别不同,对与影坛人士见面交流,相当期待。
22岁演出琼瑶小说改编电影「烟雨濛濛」即获得第四届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归亚蕾尽管选择结婚生子,但演艺事业却没有中断,不仅戏约不断,演技也磨得更为精湛,从少女到母亲、婆婆,不论女主角、女配角,电视「花系列」演女儿到母亲;电影「喜宴」包容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武则天」中的霸气,更让她红至两岸三地,观众对她印象深刻。
「拍戏时,我就不是归亚蕾」,归亚蕾说,拍戏前她一定熟读剧本,不断拿捏、揣摩剧中角色,往往成了剧中人物。她说,记得有一次与先生到黄山拍戏,有一日导演特别放她假,要她与先生去黄山走走,「当先生开心的准备跟我出游,我却拒绝他」,「因为当时的我,不是归亚蕾」。
不仅如此,有时剧中角色「脾气一来」,家人也会要她「赶紧从角色中抽离」。
「外面人看演艺界光环很大,却不知背后的苦」,归亚蕾说,特别是当自己要去拍戏,女儿抱怨时,但自己却要扮演着别人,「家人的影像,只有在我脑海中不断翻转」。
到中国拍戏15年,提及两岸演艺环境差异,归亚蕾说,15年前刚到中国拍戏,「他们很羡慕台湾的繁华、对台湾演员相当欢迎」,当然自己也有身为台湾演员的自觉,不迟到早退,而内地的工作人员也相当友善。她说,两岸演员有时在表演上有所区隔,台湾演员较生活化,但经过多年彼此交流接触后,近来逐渐融合。
从影超过40年,演了约100多部电影,得奖无数的归亚蕾,「每个奖都很难拿」。谈起第一次得金马奖的经验,归亚蕾笑着说「当时所有的惊喜,都在家中演练过了」,因此当颁奖现场,得知开奖的那一剎那,「表面上并无太大惊讶」,但「内心的开心是一定的」。
后来1977年「蒂蒂日记」中饰演妈妈角色,「当时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拿到女配角奖」,最后演活剧中人物,拿下第15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中国百花奖,大概是最难熬的」,归亚蕾说,记得当时她坐在现场,眼看着现场100位观众投票,现场即时开票,每位候选人票数慢慢加上去,「好险最后以78票获奖」,但「那种感觉相当紧张,一点都不好玩」。
即将于19日返台参加金马奖50年,她笑说,过去只要入围金马奖,首先都想「要穿什么礼服上台」,而这次「抱着看明星的心情出席」,心情特别不同,对与影坛人士见面交流,相当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