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编导李小龙 赖声川进军百老匯
应母校之邀担任柏克莱加大驻校艺术家的赖声川,27日抵达湾区后,便马不停蹄展开连串採访及会议讨论。他很喜欢回到柏克莱这个孕育他学术与创作底子的地方,此次担任驻校艺术家,将扮演桥梁,协助柏克莱加大开启与亚洲艺术的交流平台,他希望未来能推广两方艺术家与学生交换与交流。

赖声川解释,其实他在2000年已担任过柏克莱驻校艺术家,也常为柏大在台湾等地筹办校友活动。2011年到湾区执导舞台剧「宝岛一村」,校方又邀请他,成为这次再回母校的契机。

赖声川笑说,2007年他曾「背叛」柏大,在史丹福担任访问教授,发现两大学气场很不同。柏大的学生很冲、很对立,但有服务精神、对世界有责任感,追求一个「更大的人类世界」。他在柏大学习的五年中,得到的训练、思考模式,奠定日后创作的基础。赖声川1983年自柏大取得戏剧博士,将剧场专业带回台湾,1984年成立「表演工作坊」。他说,当时台湾没有剧场环境,表坊不是为了将欧美艺术带进来,也不是为了对抗体制,而是意在创造一种属于台湾的剧场形式。他认为,表坊初期,所有的戏都是在创造、在为台湾剧场下定义,致力不做欧美剧场艺术的翻版。

对于台湾剧场的未来,赖声川认为,剧场的制作有趋势可言,但创作无法预期。相较于从事剧场30年,几乎年年都有作品,他比较担心创作力下降,或者是作品的重量减轻。

赖声川正筹画将长达八小时的经典剧作「如梦之梦」,带到北京国际戏剧节舞台。同时也接下纽约百老匯音乐剧「狮子王」制作人邀请,担任「李小龙」的编剧和导演,并在该戏中与中国作曲家谭盾合作。

赖声川一直认为百老匯太商业,虽然表坊是商业剧团,但演出的目的并不是商业考量。制作人力邀他参与制作,是认为他的作品骨子里虽前卫,但仍可以连接到大众市场。投入百老匯,赖声川也发现它独特的艺术与运作形式,认为学到很多。

他笑说,虽然这齣戏是英文剧本、又在百老匯上演,但观众绝对可以发现他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

两岸掀起「文化创意产业」热潮,年轻人纷纷投入其中。赖声川认为,台湾文化创意发展很强,经营很重要,但内容才是重点。他建议年轻人多关心周围人与事,观察人生的变化,就可以累积出丰富的产品内容。

未来两周,他将出席的活动包括:29日下午4时,与柏大中国现代史教授叶文心讨论「剧场参与」;31日晚间7时,太平洋电影资料中心将放映赖声川编导电影「暗恋桃花源」;2月1日下午4时主讲「梦想时光」,探讨台海两岸艺术现况;2月6日下午5时30分,与柏大戏剧系访问教授、剧作家五反田宽(Philip Kan Gotanda)对谈。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