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潮日 地震机率大
周末中秋大潮日,较可能诱发地震?不少民众相信「天热与地震往往在一起」,但科学家至今仍认为「从研究数据来说,温度与地震没有关连」,但潮汐变化,却可能影响内部地壳应力,「地震碰上大潮日相对比较多」。
富乐顿州大美国研究讲师佩雷斯(Amanda Perez)日前指出「地震与炎热天气往往在一起」的说法,是加州、甚至美国民众普遍信仰,古希腊人认为,空气压力造成地震,但「却不是一个现代的想法」。
佩雷斯追踪加州人对此说法「迷信」的起源,追溯至100年前,但「当时的想法,与现在确有差异」。她指出,19世纪80年代气候宜人,「没有任何微风,不冷也不热」。
事实上,2006年南加州夏季酷热难耐,「大地震要来」的谣言也甚嚣尘上。不仅在加州,包括台湾、中国等地,也有不少「非科学根据」与地震相关的迷信谣言,包括「大地震前,地震云密布」、「动物倾巢而出」、「天空出现异象」等,许多人言之凿凿。
不少科学家驳斥「温度与地震」关连性。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家Kate Hutton表示,「目前无法显示表面温度可能影响地壳板块运动」。也有科学家认为,「许多地震发生在地底下六哩处,距离观测天候的地球表面相当远」。
南加大地球科学系教授,地震专家郦永刚说,据统计天气预报与地震并无完全的关连性,但「气压、潮汐变化,或许与地震有关」。
他说,根据地震学家目前研究看来,温度湿度与地震并无关连,仅有1987年惠提尔曾发生芮氏规模6地震,当时10月初,但气温仍高到「光着背心吃月饼」,属于比较不寻常的天气,但当时正逢农历8月15日中秋前后,「或许与潮汐较有关」。
郦永刚说,地震的发生与地壳应力有关,涨、退潮也会引起地壳内部应力变化。他说,潮水一涨一退间,传递到地壳内部去引起的压力变化,即为「固体潮」,有时一些快要断的断层一碰到固体潮,一推就倒,即发生地震。
他并指出,统计上来说,大潮遇到地震数目相对较多。换句话说,本周末农历8月15日中秋节也是涨潮日,相较平日,民众要小心。
富乐顿州大美国研究讲师佩雷斯(Amanda Perez)日前指出「地震与炎热天气往往在一起」的说法,是加州、甚至美国民众普遍信仰,古希腊人认为,空气压力造成地震,但「却不是一个现代的想法」。
佩雷斯追踪加州人对此说法「迷信」的起源,追溯至100年前,但「当时的想法,与现在确有差异」。她指出,19世纪80年代气候宜人,「没有任何微风,不冷也不热」。
事实上,2006年南加州夏季酷热难耐,「大地震要来」的谣言也甚嚣尘上。不仅在加州,包括台湾、中国等地,也有不少「非科学根据」与地震相关的迷信谣言,包括「大地震前,地震云密布」、「动物倾巢而出」、「天空出现异象」等,许多人言之凿凿。
不少科学家驳斥「温度与地震」关连性。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家Kate Hutton表示,「目前无法显示表面温度可能影响地壳板块运动」。也有科学家认为,「许多地震发生在地底下六哩处,距离观测天候的地球表面相当远」。
南加大地球科学系教授,地震专家郦永刚说,据统计天气预报与地震并无完全的关连性,但「气压、潮汐变化,或许与地震有关」。
他说,根据地震学家目前研究看来,温度湿度与地震并无关连,仅有1987年惠提尔曾发生芮氏规模6地震,当时10月初,但气温仍高到「光着背心吃月饼」,属于比较不寻常的天气,但当时正逢农历8月15日中秋前后,「或许与潮汐较有关」。
郦永刚说,地震的发生与地壳应力有关,涨、退潮也会引起地壳内部应力变化。他说,潮水一涨一退间,传递到地壳内部去引起的压力变化,即为「固体潮」,有时一些快要断的断层一碰到固体潮,一推就倒,即发生地震。
他并指出,统计上来说,大潮遇到地震数目相对较多。换句话说,本周末农历8月15日中秋节也是涨潮日,相较平日,民众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