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中文忍辱负重 助打入主流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为期三天的夏季教学研讨会暨行政座谈会,3日在查普曼大学揭幕,有200多名教师参加,并有教师远自纽约、芝加哥前来取经。戴维斯加大东亚语文系中文部教师卢令玉,在专题讲座上分享自身从中文学校踏进大学殿堂教书的经验,并从大学经验回看中文学校及教师面临的挑战。
她的观察深刻,发言诙谐,让中文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在捧腹大笑之余,不无深思。
卢令玉鼓励中文学校教师不要画地自限。提及在中文学校教书时,即在附近多个学区担任代课教师,每早5时半都在等那里需要代课教师的电话,通常只要有缺,不管是担任特殊教育教师或其它科目教师,一律来者不拒,这类经验对打入主流也很有帮助。
卢令玉又说,中文学校虽对社区贡献良多,但中文学校大多由对中文教育外行的家长治校,以致助力阻力兼具。中文学校一周上课两至三小时,也比不上主流学校每天至少上课50分钟、每周250分钟的普遍要求。
很多中文学校学生是基于父母要求前来上课,由于学习动机不强,上课时打打闹闹,以致有些教师上课时忙着管理教室秩序,教学想法只有延后落实。
卢令玉并发现,中文学校因师资缺乏,很多教师是没有真正中文教学经验的家长,以致相对欠缺教学素养。提及好的中文教学并非只是会说中文,而是一种以中文做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教学活动。在设计教材时应先确认是为了让学生交际沟通,或学习知识文化。
为与主流中文教育衔接,建议中文学校教师重认读也要重说写,繁简、注音与拼音都教。
曾在美国教过中文,之后返台发展的政治大学华语师资班教师陈素虹,与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蔡雅薰,以及本地多位专家、教师,如林佩连、胡依嘉、戚其鲁、钟幼兰、王庆、蔡素蛾等20多位讲员,也将在三天活动内负责不同专题。
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副处长周庆龙、洛杉矶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梁崇礼、副主任丘昌生,橙县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高家富,侨务委员邱启宜,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会长陈玲华、候任会长胡以敏等,也与会肯定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向联合会会长叶敏芬、该会理事及所有与会的中文教师致意。
她的观察深刻,发言诙谐,让中文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在捧腹大笑之余,不无深思。
卢令玉鼓励中文学校教师不要画地自限。提及在中文学校教书时,即在附近多个学区担任代课教师,每早5时半都在等那里需要代课教师的电话,通常只要有缺,不管是担任特殊教育教师或其它科目教师,一律来者不拒,这类经验对打入主流也很有帮助。
卢令玉又说,中文学校虽对社区贡献良多,但中文学校大多由对中文教育外行的家长治校,以致助力阻力兼具。中文学校一周上课两至三小时,也比不上主流学校每天至少上课50分钟、每周250分钟的普遍要求。
很多中文学校学生是基于父母要求前来上课,由于学习动机不强,上课时打打闹闹,以致有些教师上课时忙着管理教室秩序,教学想法只有延后落实。
卢令玉并发现,中文学校因师资缺乏,很多教师是没有真正中文教学经验的家长,以致相对欠缺教学素养。提及好的中文教学并非只是会说中文,而是一种以中文做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教学活动。在设计教材时应先确认是为了让学生交际沟通,或学习知识文化。
为与主流中文教育衔接,建议中文学校教师重认读也要重说写,繁简、注音与拼音都教。
曾在美国教过中文,之后返台发展的政治大学华语师资班教师陈素虹,与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蔡雅薰,以及本地多位专家、教师,如林佩连、胡依嘉、戚其鲁、钟幼兰、王庆、蔡素蛾等20多位讲员,也将在三天活动内负责不同专题。
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副处长周庆龙、洛杉矶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梁崇礼、副主任丘昌生,橙县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高家富,侨务委员邱启宜,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会长陈玲华、候任会长胡以敏等,也与会肯定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向联合会会长叶敏芬、该会理事及所有与会的中文教师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