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运:了解社会需求发展
南加大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Qingyun Ma),7日在南加大中国论坛演讲,对当今世界与中国建筑业、建筑专业教育及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来美求学等问题,发表看法。
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随后在宾州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拥有在中美两国顶尖建筑院校学习经历后,投身教育界。
对成为非美国籍南加大院长,马清运透露自己从未刻意朝这方面努力,而是一直潜心做好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同时打开与世界交流的大门,最后水到渠成成为院长。
对于越来越多来美学生对中美两国社会的影响,马清运认为,学生攻读科系与以后从事的职业及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学生除学习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这也是论坛和学生未来讨论的重点。
他指出,美国教育系统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及创业精神,利用创造力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是他最看重的一点。无论学生在哪里学习,能独立思考及勇于创业,在未来都有机会成大器。
对于很多华人学生担心创业不成或缺乏资金,最后反而受累,无法过稳定生活。马清运指出,创业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应该是一群人的事,团队合作是创业精神的关键。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然后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互相合助,不仅可以分担负担,还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有学生提问,日趋流行的3D打印机,是否会在未来成为建筑行业及制造业的主流。马清运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这需要强大的材料进行支持。他认为,这个概念在1970和80年代就已经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他并不对3D打印机的未来感到惊讶。
此外,最近中国大陆例如央视大厦、苏州的东方之门等建筑,都因奇特的裤衩结构,成为众多网友吐槽的对象。马清运认为,其实中国这种现象并不算多,作为地标建筑,应该具有这种传播能力。
部分建筑师抱怨,刚出学校的学生过分注重个性化建筑结构,却不注重基本功,归咎于学校教育的缺失,马清运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建筑师有更强的创造力、想像力最为重要,而基本功等可以通过经验弥补。
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随后在宾州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拥有在中美两国顶尖建筑院校学习经历后,投身教育界。
对成为非美国籍南加大院长,马清运透露自己从未刻意朝这方面努力,而是一直潜心做好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同时打开与世界交流的大门,最后水到渠成成为院长。
对于越来越多来美学生对中美两国社会的影响,马清运认为,学生攻读科系与以后从事的职业及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学生除学习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这也是论坛和学生未来讨论的重点。
他指出,美国教育系统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及创业精神,利用创造力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是他最看重的一点。无论学生在哪里学习,能独立思考及勇于创业,在未来都有机会成大器。
对于很多华人学生担心创业不成或缺乏资金,最后反而受累,无法过稳定生活。马清运指出,创业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应该是一群人的事,团队合作是创业精神的关键。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然后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互相合助,不仅可以分担负担,还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有学生提问,日趋流行的3D打印机,是否会在未来成为建筑行业及制造业的主流。马清运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这需要强大的材料进行支持。他认为,这个概念在1970和80年代就已经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他并不对3D打印机的未来感到惊讶。
此外,最近中国大陆例如央视大厦、苏州的东方之门等建筑,都因奇特的裤衩结构,成为众多网友吐槽的对象。马清运认为,其实中国这种现象并不算多,作为地标建筑,应该具有这种传播能力。
部分建筑师抱怨,刚出学校的学生过分注重个性化建筑结构,却不注重基本功,归咎于学校教育的缺失,马清运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建筑师有更强的创造力、想像力最为重要,而基本功等可以通过经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