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我们要真实的历史还是伪历史《金山人语》
杨继绳的着作「墓碑」英译本,近在纽约出版。读此报导,不禁想起去年9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该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读历史」。

杨继绳1964年加入中共,1968年担任新华社记者,1984年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他一直是中共一员,绝非反共人士。

「墓碑」副标题是「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该书约80万字,对于1959至1962年饿死3600万中国人民的「三年自然灾害」有详实纪录。此书无法在中国大陆出版,不得不在香港和其他国家出版。从杨继绳撰写的「历史书籍」,到习近平的唿吁「要读历史」,引发一个老问题:中共真的希望大家「读历史吗」?

读历史当然要读纪载历史真相的着作,而非伪历史。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至今无法面对自己的历史。如果纪载历史真相的着作无法在中国大陆出陆,则大陆出版的涉及近代历史的着作,只能是伪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有关「三年自然灾害」的内容如下:「卢山会议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较好的日子,结果却出现令人痛心的状况。」

这段文字对死人完全避而不提。那三年有自然灾害吗?杨继绳引证权威资料,说明1959至1961年是正常年景。

「中共简史」指前苏联撕毁协议,是造成「令人痛心状况」的原因之一。「墓碑」指出,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发生在1960年下半年,这时中国大饥荒已经发生一年有余,且这些合同与农业和粮食产量无关。

中共历史「禁忌」还有很多,「反右」、「文革」、「六四」等都在其列。冯小刚可以拍表现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电影「1942」,但不能拍饿死3600万人的「1959-1962」;江海洋可以拍表现中国文革后恢復高考的电影「高考1977」,但不能拍「文革1966」。「墓碑」之外,无法在中国大出版、涉及中国当代史的着作还有很多。一个掌管着最多人口、世界经济居第二国家的执政党,面对自己历史之时,为何如此毫无自信?重要的是,普通民众想了解中国现代历史时,要的是真实的历史,还是伪造的历史?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