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从台北人到父亲与民国
知名作家白先勇17日至圣他克拉拉会议中心演讲,讲题为「文学与历史─从『台北人』到『父亲与民国』」,分享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白先勇展示数百张史料照片,以人子的亲身观点解读父亲白崇禧将军的戎马生涯与台湾岁月,介绍父亲在民国成立到国民政府在台湾时扮演的角色。

白先勇着有「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孽子」等作品,他的写作手法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洋文学,并擅长将描述主题巧妙放置在历史架构中。「父亲与民国」一书是白先勇为白崇禧编着的画传,以图像及文字呈现中国近代史。

这次演讲由世界日报与华艺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台大校友会、北大校友会、成大校友会、中国工程师学会、加州对外友谊发展协会协办。当日场地只有三、四百个座位,入场门票很早就售罄,全场座无虚席,还有人站着听讲,更有来宾坐上了讲台听讲,是硅谷难得一见的华人文化性大型演讲活动。白先勇演讲结束,全场起立为他鼓掌,久久不停歇。

演讲会现场贩售的「父亲与民国」(上下两册)也销售一空,很多人转而购买其他着作。演讲会后的签书会更是大排长龙,从会场排到电梯口,书迷排队一睹大师风采,要求与白先勇合照,白先勇不知签了多少名。

演讲由华艺社理事长沈悦开场,新儒家代表学者杜维明教授担任引言人。演讲时间原定为下午2时至5时,但白先勇话匣子一开便欲罢不能,演讲与问答直到接近6时才结束,随即开始签书活动。

将白先勇介绍出场的杜维明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多年,目前是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及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说,自己是白先勇的建国中学时期老同学,两人相识已50 多年。杜维明赞美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的奇才,长篇小说与散文也极为成功,同时还推广崑曲艺术,成就卓越。

杜维明说,白先勇演讲的主题包含文化与历史,从个人到集体记忆,呈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与史实。

介绍白先勇,杜维明强调这已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文化现象,是「白先勇现象」。而白先勇最新的作品「父亲与民国」,令他眼界大开。

白先勇则以25岁写「台北人」,第一篇写「永远的尹雪艳」为开场白,那时他到美国爱荷华州留学,在玉米田里思索中国,思索国仇家恨,所以他在「台北人」的卷首写下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说,民国史有很多空白,他一直在等待别人替他写父亲白崇禧的一生,但这作品一直没有出现,有的着作他看完后更觉「这不是我的父亲」,因此有了50年后,编着出版的「父亲与民国」。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