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特瓶、塑料盒勿重复用
最近网路流传一封电子邮件,指称中东杜拜一名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一个矿泉水瓶装水饮用,不幸罹患癌症。文中提到PET塑胶材质有致癌物,不适合重复使用。专家解释,化学成分致癌要看分量多寡,一般会被人体排掉,但长期重复使用坊间一次性的宝特瓶或可微波容器,因化学沉积物可能有害健康。
民间相关讯息大量流传,包括一封解析塑料容器的信件,鉅细靡遗将各类容器编号、说明列出,并建议宝特瓶、可微波容器不宜重复使用,有可能致癌。
文中提到,英文名 PE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见于宝特瓶,其耐热温度摄氏70度,一般瓶底会以1号标示,这种容器不宜重复使用达数月,也不可放在车内晒太阳,或用来装酒、油等挥发性液体。
名为HDPE的高密度聚乙烯,最常出现在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邮件提醒不要用来当水杯、避免重复使用。PVC的聚氯乙烯用在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耐热高温摄氏 81度,但不适合装饮品保存。
其他还有当保鲜膜材料的PE聚乙烯、溶点达摄氏167度的PP聚丙烯、碗面与便当盒常用的S聚苯乙烯和做水壶、奶瓶的PC等,都建议谨慎使用,部分材料遇高温会溶解释出有毒物质。
从事食品塑胶袋加工的吴先生说,塑料容器无论袋子、瓶子或餐盒等,都不建议重复一再使用,除了可能细菌滋生,一旦超过华氏120度以上就会溶解。
医师廖政迥表示,如果只是回沖干净的低温纯水,宝特瓶重复使用并无不妥。但这种容器遇到高温即可能分解化学物质,因此应避免放在日晒或高温环境,特别是夏天的汽车里。此外,他也提醒卫生问题,这种瓶子有可能遭细菌感染,民众欲重复用应洗净消毒再使用。
营养师陈正育说,PET瓶子在工厂加入冷饮前,都事先洗净消毒,一旦开启饮用完有遭受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卫生才是大家需关注部分,而非瓶内含致癌物与否。
曾任化学工程师、现为高中化学代课老师的沃先生表示,塑料容器每家的制作过程、材料比例都不同,很难概括而论。一般而言,像塑化剂这种成分,在安全范围内会从人体分解掉。不过,喝完的瓶子、吃过的餐盒即使洗净,内部仍有沉积物,就像人体油脂附着表面被水沖洗般,重复清洗或过水会分解化学物溶在水中,久而久之对身体有影响。
他建议最保险的是玻璃、陶瓷等容器,塑料本身有加热溶解的特性,最好避免再利用。
民间相关讯息大量流传,包括一封解析塑料容器的信件,鉅细靡遗将各类容器编号、说明列出,并建议宝特瓶、可微波容器不宜重复使用,有可能致癌。
文中提到,英文名 PE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见于宝特瓶,其耐热温度摄氏70度,一般瓶底会以1号标示,这种容器不宜重复使用达数月,也不可放在车内晒太阳,或用来装酒、油等挥发性液体。
名为HDPE的高密度聚乙烯,最常出现在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邮件提醒不要用来当水杯、避免重复使用。PVC的聚氯乙烯用在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耐热高温摄氏 81度,但不适合装饮品保存。
其他还有当保鲜膜材料的PE聚乙烯、溶点达摄氏167度的PP聚丙烯、碗面与便当盒常用的S聚苯乙烯和做水壶、奶瓶的PC等,都建议谨慎使用,部分材料遇高温会溶解释出有毒物质。
从事食品塑胶袋加工的吴先生说,塑料容器无论袋子、瓶子或餐盒等,都不建议重复一再使用,除了可能细菌滋生,一旦超过华氏120度以上就会溶解。
医师廖政迥表示,如果只是回沖干净的低温纯水,宝特瓶重复使用并无不妥。但这种容器遇到高温即可能分解化学物质,因此应避免放在日晒或高温环境,特别是夏天的汽车里。此外,他也提醒卫生问题,这种瓶子有可能遭细菌感染,民众欲重复用应洗净消毒再使用。
营养师陈正育说,PET瓶子在工厂加入冷饮前,都事先洗净消毒,一旦开启饮用完有遭受细菌污染的可能性,卫生才是大家需关注部分,而非瓶内含致癌物与否。
曾任化学工程师、现为高中化学代课老师的沃先生表示,塑料容器每家的制作过程、材料比例都不同,很难概括而论。一般而言,像塑化剂这种成分,在安全范围内会从人体分解掉。不过,喝完的瓶子、吃过的餐盒即使洗净,内部仍有沉积物,就像人体油脂附着表面被水沖洗般,重复清洗或过水会分解化学物溶在水中,久而久之对身体有影响。
他建议最保险的是玻璃、陶瓷等容器,塑料本身有加热溶解的特性,最好避免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