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
民主党大将佛朗克 (Barney Frank)担任国会众议员32年,突然宣布不再竞选连任。理由是,麻省选区重划(redistricting)后,他过去的选区,以渔业为主,新选区他并不熟悉,他已71岁,不想再为争取新选票奔波了。
他在国会众院的地位崇高,权力极大,是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 (2009年起)。如果说他对美国现在的经济窘况,做出「重大贡献」,并不为过。美联社对他不再竞选连任的报导中,提到他与国会参议员陶德 (Chris Dodd,民主党,康州)共同推动的「陶德/佛朗克 (Dodd-Frank)」金改法案,严加管理华尔街金融公司的一举一动。动作很大,但尚未见到振衰起敝的效果。陶德已于去年就决定做满任期后退休。
佛朗克对目前美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次级房贷演变出来的烂摊子。
是他一再阻挠改革「房利美 (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要求银行贷款给明知信用差而且很可能会倒帐的客户,他提出的「住有其屋 (affordable housing)」,口号响亮,打动人心,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做法后果不堪,但是,佛朗克权大势大,房贷泡沫,越吹越大。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共和党「总把气出在穷人身上(take things out on poor people)」。
银行不愿做赔本生意?
别怕,联邦替大家担保。借,尽管借。
你想借,我就贷。皆大欢喜的结局,对吧?
在「房利美」与「房地美」连吃倒帐,撑不下去的时候,联邦组织了「房屋金融署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吸收他们的倒帐。「联邦」,在这里,就是纳税人。大家上缴的税款,透过联邦「救市 (bail out)」已经付出1690亿元给「二房」,权威政治网站Huffingtonpost指出,到2014年「二房」可能有能力重新站起来时,联邦 (纳税人)可能还得再浥注510亿元至1420 亿元给「二房」。
他决定不再竞选连任,立场保守的华尔街日报社论说,「报纸有句名言,有利新闻的,不利国家。反之亦然。就佛朗克即将退休一事,我们很乐意做出职业上的牺牲」。
小型报「纽约邮报」的社论说,「诚如欧巴马总统说的,一个时代的结束。是为国家之幸 (And good news for the nation)」。
自由派的纽约时报,对自由派大将的决定,没有评论。似乎如谚语说的,「此时无声,震耳欲聋 (your silence is deafening) 」。
(网址:ny.worldjournal.com/bigapple;联络电邮:juniemuller@worldjournal.com)
他在国会众院的地位崇高,权力极大,是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 (2009年起)。如果说他对美国现在的经济窘况,做出「重大贡献」,并不为过。美联社对他不再竞选连任的报导中,提到他与国会参议员陶德 (Chris Dodd,民主党,康州)共同推动的「陶德/佛朗克 (Dodd-Frank)」金改法案,严加管理华尔街金融公司的一举一动。动作很大,但尚未见到振衰起敝的效果。陶德已于去年就决定做满任期后退休。
佛朗克对目前美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次级房贷演变出来的烂摊子。
是他一再阻挠改革「房利美 (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要求银行贷款给明知信用差而且很可能会倒帐的客户,他提出的「住有其屋 (affordable housing)」,口号响亮,打动人心,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做法后果不堪,但是,佛朗克权大势大,房贷泡沫,越吹越大。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共和党「总把气出在穷人身上(take things out on poor people)」。
银行不愿做赔本生意?
别怕,联邦替大家担保。借,尽管借。
你想借,我就贷。皆大欢喜的结局,对吧?
在「房利美」与「房地美」连吃倒帐,撑不下去的时候,联邦组织了「房屋金融署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吸收他们的倒帐。「联邦」,在这里,就是纳税人。大家上缴的税款,透过联邦「救市 (bail out)」已经付出1690亿元给「二房」,权威政治网站Huffingtonpost指出,到2014年「二房」可能有能力重新站起来时,联邦 (纳税人)可能还得再浥注510亿元至1420 亿元给「二房」。
他决定不再竞选连任,立场保守的华尔街日报社论说,「报纸有句名言,有利新闻的,不利国家。反之亦然。就佛朗克即将退休一事,我们很乐意做出职业上的牺牲」。
小型报「纽约邮报」的社论说,「诚如欧巴马总统说的,一个时代的结束。是为国家之幸 (And good news for the nation)」。
自由派的纽约时报,对自由派大将的决定,没有评论。似乎如谚语说的,「此时无声,震耳欲聋 (your silence is deafening) 」。
(网址:ny.worldjournal.com/bigapple;联络电邮:juniemuller@worldjourn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