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爱上蛇鼠猪 华人乐很大
华人养宠物,猫狗最常见,也有人养起蛇、鹦鹉、猪、鼠等形形色色的稀有宠物,不仅自得其乐,还与同好分享,交流心得。也有人一养就是几十年,与宠物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就读于洛市Otis艺术设计学院的华裔女生Michelle,最近从宠物超市(Petco)花了80元将一岁大的雄性蟒蛇(ball pathon)买回家。这条一呎多长的小蛇全身黑底色上布满金黄色斑纹,许多女生乍看都会惊声尖叫,但Michelle并不害怕,与蛇结缘,最早是因另一位亚裔室友养的一条长约二呎的三岁蟒蛇,室友不在家时她就帮忙照看,结果「日久生情」,决定自己也收养一条蟒蛇。

蟒蛇虽然外形唬人,但没有牙齿,不会咬人,反而人如果突然有动作,会把蟒蛇吓一跳。蟒蛇也有个性,牠性格开朗,没睡够时会蜷在窝里赖床,玩不够时就一直在主人手上纠缠发嗲,但吃起东西来就像文静小男生,面对宠物店专门为宠物蛇准备的生勐小老鼠从来不碰,只吃冰冻小老鼠。相比之下,Michelle室友的雌性蟒蛇则像个性酷酷的「野蛮女生」,平日不爱被人大叫也爱动弹,但一见到鲜活小老鼠放在面前,立即胃口大开。

买宠物蛇不需要额外手续,宠物猪只需提供姓名、电话等基本个人信息即可,虽然需要打疫苗,但相比猫狗的频度就低得多,也不需要种植芯片。如果蛇病了,可以带去看兽医,Michelle说,至今都没有遇到过蛇生病的状况。

养蛇当宠物可谓特立独行,但旁人未必都能接受,同好圈子也小很多。Michelle说,她与室友两人都养蛇,相处没问题,有时饲料会一起分享,但同住的另外两名室友就对她俩敬而远之。在班上还有一个亚裔同学也养了八个月大的蟒蛇,因此三人一起就有各种「养蛇经」可聊。Michelle表示,她外出从不会带蛇,怕吓到别人,不过以后要搬家,打算带着牠一起走,但她曾在动物收容所看到过一条蟒蛇等待人收养,可能蛇主人没法带走爱蛇而不得不遗弃。

布班克居民李先生的女儿近日收养一条玉米蛇(corn snake),这条仅长八至12吋、只有鞋带粗细的小蛇是李小姐在屋子里找到的,猜想可能是从庭院里爬进屋里。李先生父女首先将蛇送到宠物店,确定不是毒蛇后,才向店员询问该如何养、给蛇吃什么饲料等问题,也没有被要求登记。李先生说,女儿的蛇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中国大陆养蛇,以及早年学农时和伙伴用蛇皮做书籤的经历,所以与蛇住在同一屋檐下,不会害怕。

也有华人宠物主养了数十年鹦鹉,可谓旧爱情深。蒙市市议员黄维刚在自己地产公司的后院里养了30多年鹦鹉,最多的时候曾同时养五、六十只,从出生四个月就开始驯养鹦鹉,大的琉璃金刚(blue and gold macaw)、红金刚(scarlet macow)嗓音洪亮,小的鸡尾鹦鹉(cockatiel)啾啾声脆,都十分有灵性,跟他学讲话,英语、国语、广东话都「信口拈来」。

黄维刚说,「金刚」看到陌生人会大声鸣叫,但多训练,给东西吃,就不会再大叫,比猫狗安静许多,他养鹦鹉这些年以来,从未被邻里投诉过宠物噪音问题。黄维刚透露,家住亚凯迪亚的一位华裔朋友更是豢养了一头泰国香猪作为宠物,一度计画养狗的黄维刚开玩笑「我们不就是『猪朋狗党』么?」

还有华人谈起自家的「荷兰猪」就常常眼冒红心,不过「此猪非猪」,而是属于啮齿类动物的豚鼠。华人张小姐徵得同住室友同意,从Petco买回豚鼠,已经养了半年多。她说,华人养豚鼠的同好圈子不小,在两岸三地以及美国的华语网路论坛上,常会有人讨论「养猪经」,带出去「遛猪」,有时都会碰到带着豚鼠出来活动的华人。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