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曦找到了桃花源
与作家陈若曦坐在库比蒂诺一家咖啡店外头聊天,谈起一位共同认识的朋友老来特别怀乡。「最近只要听到有人搬回台湾长住,她都会激动不已。」陈若曦听这话,朗朗笑了。她有一双年轻的眼睛,不像74岁。
陈若曦刚刚才对着满满一屋子,400多听众说出她一直在寻找的桃花源,那即是虽有缺点,却总让她有信心的台湾。
机票这么贵,来美却匆匆十天,「老人会好多事等着我回去做。」她在台北潮州街租房子,生活清简,数十元台币吃一顿自助餐,「可以挑六种青菜,多好!自己烧总不能只烧一条茄子。」
陈若曦见多识广。读台大外文系时和白先勇、王文兴创办「现代文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写作硕士时和机械博士段世尧结婚,因嚮往理想社会主义,两人从美国转欧洲进入大陆,经历了文革。
离开中国后,她发表以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尹县长」等作品,让无数读者通过文学,立体地认识到文革。台湾民主化的关键时刻,她曾经携在美27位作家学者的信,赴台求见蒋经国,为美丽岛事件民运人士请命。她和胡耀邦见面时,曾追问胡主席何以「一国两治」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而,怎么叫「高度」的地方自治?
见证过大时代的陈若曦,选择以「坚持.无悔」作为自己七十自述的结论。她回到曾久居的湾区来分享她至终找到的「桃花源」,实在吸引人。有人对于她寻找的过程感兴趣,有的人,如我,则对于终点更为好奇。
这天的演讲,是我採访库比蒂诺十多年,在昆兰中心所看过最爆满的一场。台上仅一桌一椅,麦克风也并非最理想,但全场除了陈若曦的话,鸦雀无声。
毕竟,陈若曦人生这一道漂亮的弧,和当天听众的曲度是切合的──大家追求过美国梦,不少人直接间接有过文革记忆,而台湾是选择过离开的故乡、想要归去的桃花源。
但了解陈若曦半个多世纪的捨与得,或许更会同意,桃花源并不是个地址,而更是心境与态度。
比如她坦白陈述,和段世尧友好离婚,手续是律师大儿子办的。柏克莱的三栋房子给了「老段」,虽有朋友替她可惜,说湾区房价涨了很不少,但陈若曦说,老段是好丈夫好父亲,晚年坐拥百万豪宅是应得的福报。
对钱财、老年生活乃至面对死亡,她都有一套看法,这些看法若能成为主流,对初老、已届老境的人都是好事。不必羡慕陈若曦的桃花源,不妨学习她的达观和从容。
更多内容请见
陈若曦刚刚才对着满满一屋子,400多听众说出她一直在寻找的桃花源,那即是虽有缺点,却总让她有信心的台湾。
机票这么贵,来美却匆匆十天,「老人会好多事等着我回去做。」她在台北潮州街租房子,生活清简,数十元台币吃一顿自助餐,「可以挑六种青菜,多好!自己烧总不能只烧一条茄子。」
陈若曦见多识广。读台大外文系时和白先勇、王文兴创办「现代文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写作硕士时和机械博士段世尧结婚,因嚮往理想社会主义,两人从美国转欧洲进入大陆,经历了文革。
离开中国后,她发表以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尹县长」等作品,让无数读者通过文学,立体地认识到文革。台湾民主化的关键时刻,她曾经携在美27位作家学者的信,赴台求见蒋经国,为美丽岛事件民运人士请命。她和胡耀邦见面时,曾追问胡主席何以「一国两治」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而,怎么叫「高度」的地方自治?
见证过大时代的陈若曦,选择以「坚持.无悔」作为自己七十自述的结论。她回到曾久居的湾区来分享她至终找到的「桃花源」,实在吸引人。有人对于她寻找的过程感兴趣,有的人,如我,则对于终点更为好奇。
这天的演讲,是我採访库比蒂诺十多年,在昆兰中心所看过最爆满的一场。台上仅一桌一椅,麦克风也并非最理想,但全场除了陈若曦的话,鸦雀无声。
毕竟,陈若曦人生这一道漂亮的弧,和当天听众的曲度是切合的──大家追求过美国梦,不少人直接间接有过文革记忆,而台湾是选择过离开的故乡、想要归去的桃花源。
但了解陈若曦半个多世纪的捨与得,或许更会同意,桃花源并不是个地址,而更是心境与态度。
比如她坦白陈述,和段世尧友好离婚,手续是律师大儿子办的。柏克莱的三栋房子给了「老段」,虽有朋友替她可惜,说湾区房价涨了很不少,但陈若曦说,老段是好丈夫好父亲,晚年坐拥百万豪宅是应得的福报。
对钱财、老年生活乃至面对死亡,她都有一套看法,这些看法若能成为主流,对初老、已届老境的人都是好事。不必羡慕陈若曦的桃花源,不妨学习她的达观和从容。
更多内容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