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厕所 想方便很不方便
厕所小小斗室,应急之用,最能解决顾客问题,华人商家却纷纷关闭了一扇门,孰令致之?
曾有一商家好客,上门如厕全都欢迎,最后发现川流不息的登门者,尽是过客;人进人出好不热闹,大都来去如风,挥挥手未带走一片云彩,更别说驻足片刻,进贡一点略表心意。
有商家老闆採取闭锁政策,非自家客人,严禁借用洗手间,整个月下来省了400多元,节流政策奏效,比开源还划算,怎能不照办。
较可怕的是,如老闆「以客为尊」,门户洞开,不论生张熟魏,只要内急,来者不拒,结果其他精打细算的邻居个个深锁洗手间,无形中慷慨的店家,成了「公共厕所」,大伙全往那「方便」,生意没做几笔,「肥水」却溢满地,再有修养的老闆面对「家里只有鸡屎没有鸡蛋」的惨况,多少会改变主意,宁愿「独善其身,不愿兼善天下。」
茅坑文化在华人社会本难登大雅之堂,但升格为抽水马桶后,厕所文化就有了改变,干净清洁固然升级,重要的是昔日藏污纳垢的洗手间变成了亮丽豪华的化妆室,身处其间已不仅是排除体内不必要的废物,更是整理门面,重新再出发的美容站。如何保持整粧修饰仪容的功能,成了商家掌握顾客的秘密武器。
君不见主流购物中心(Mall)的化粧室宽敞豪华,较诸华人家里的主卧室有过之而无不及,徜徉其间无疑是种享受。即使普通商家,基本上也能保持干净清爽,让人即使久留也不致生畏,也因如此,商家在此花费的人力与资源相对增加,这也是如果太多的外来客光临虚耗,久而久之商家也受不了。
相对的,登门造访的不速之客,在方便之余,如认为理所当然,「解放」之余连个谢字都懒得说一声,难怪店家会坚守城池。想「方便」者求助无门,缺乏基本礼貌,导致「不方便」,也难怪罪他人。
厕所之争,源于部分商家自扫门前雪,部分客人只图一时方便,恶性循环,彼此自认都是受害者,结果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不睦的心结,均非社会之福。
如今如厕问题上了檯面,宾主双方都应思考给人方便处,何不行个方便,而受惠的方便者,也应有受人之恩,道个谢,既是礼貌,也并不过分。
事实上,这也暴露另一个问题,就是华人商圈的公厕比例是否偏低,商场业主在投资之初是否考虑「以客为尊」,多为客人着想,在营利之外兼顾客人的「方便」。客人也可以此为指标,越「方便」的商场才是久留之地,值得光顾,顾客以「软实力」迫使商场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曾有一商家好客,上门如厕全都欢迎,最后发现川流不息的登门者,尽是过客;人进人出好不热闹,大都来去如风,挥挥手未带走一片云彩,更别说驻足片刻,进贡一点略表心意。
有商家老闆採取闭锁政策,非自家客人,严禁借用洗手间,整个月下来省了400多元,节流政策奏效,比开源还划算,怎能不照办。
较可怕的是,如老闆「以客为尊」,门户洞开,不论生张熟魏,只要内急,来者不拒,结果其他精打细算的邻居个个深锁洗手间,无形中慷慨的店家,成了「公共厕所」,大伙全往那「方便」,生意没做几笔,「肥水」却溢满地,再有修养的老闆面对「家里只有鸡屎没有鸡蛋」的惨况,多少会改变主意,宁愿「独善其身,不愿兼善天下。」
茅坑文化在华人社会本难登大雅之堂,但升格为抽水马桶后,厕所文化就有了改变,干净清洁固然升级,重要的是昔日藏污纳垢的洗手间变成了亮丽豪华的化妆室,身处其间已不仅是排除体内不必要的废物,更是整理门面,重新再出发的美容站。如何保持整粧修饰仪容的功能,成了商家掌握顾客的秘密武器。
君不见主流购物中心(Mall)的化粧室宽敞豪华,较诸华人家里的主卧室有过之而无不及,徜徉其间无疑是种享受。即使普通商家,基本上也能保持干净清爽,让人即使久留也不致生畏,也因如此,商家在此花费的人力与资源相对增加,这也是如果太多的外来客光临虚耗,久而久之商家也受不了。
相对的,登门造访的不速之客,在方便之余,如认为理所当然,「解放」之余连个谢字都懒得说一声,难怪店家会坚守城池。想「方便」者求助无门,缺乏基本礼貌,导致「不方便」,也难怪罪他人。
厕所之争,源于部分商家自扫门前雪,部分客人只图一时方便,恶性循环,彼此自认都是受害者,结果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不睦的心结,均非社会之福。
如今如厕问题上了檯面,宾主双方都应思考给人方便处,何不行个方便,而受惠的方便者,也应有受人之恩,道个谢,既是礼貌,也并不过分。
事实上,这也暴露另一个问题,就是华人商圈的公厕比例是否偏低,商场业主在投资之初是否考虑「以客为尊」,多为客人着想,在营利之外兼顾客人的「方便」。客人也可以此为指标,越「方便」的商场才是久留之地,值得光顾,顾客以「软实力」迫使商场改善,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