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隐形」鱼毒 28起食物中毒「祸首」
「纽约时报」报导,2011年7月12日,纽约市一名男子在曼哈坦一家餐厅,点了石斑鱼(grouper)作晚餐,结果吃完后几乎不能行走。

事后发现,他吃的石斑鱼被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毒素污染,会使吃下的人中「雪卡毒 (ciguatera)」,及产生头晕、呕吐和痉挛等癥状。根据疾病防治中心(CDC)31日发表的报告,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有28名纽约市民「雪卡毒」致病,比前10年加起来的还多。

报告指出,「雪卡毒」病例飙升,原因仍未十分清楚,但可能反映纽约市和各地的鱼类的来源改变、及售卖的品种多元化。

吃鱼中雪卡毒的事件,漏报情况非常严重。卫生当局表示,当中只有10%病例上报。

雪卡毒的毒素,最常存在梭鱼(barracuda)、石斑鱼、红鱼(snapper)、紫鰤(amberjack)和刺尾鱼(surgeonfish)等珊瑚鱼类身上,但吃前要确定牠们是否被污染,并不容易。

报告说,首先检验鱼是否有毒,才运鱼到市场,这方法不可行,因目前没有快速检验设备,让督察在餐厅或商店现场检验。

报告着重于2010年至2011年期间、纽约市爆发的六宗雪卡毒病例及另一宗向卫生局报告的病例。当中患者的癥状各自不同,包括出现胃肠、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问题。

调查员没有公布病人、商贩和批发鱼商的名字,因毒素不易察觉,也没有发现出售毒鱼的商贩有错。

报告说:「纽约州农业和市场厅完成了追踪调查,发现有些批发商与2011年初吃梭鱼中雪卡毒的事件有关。」

如果吃了含毒素较高的鱼,有八成至九成机会生病。

CDC在报告中说,他们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市政府多个部门会迅速採取行动,找出毒鱼来源,停止中毒事件蔓延。

报告指出,有20%至25%的鱼类产品贴错标籤。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