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刘醇逸选市长 支持度上升
在「纽约时报」11日发表大幅文章报导市主计长刘醇逸竞选筹款有违规问题后,昆尼别克大学(Quinnipiac University)进行了市长参选人的民调,19日公布结果显示,刘醇逸竞选市长的支持率虽仍落后于市议长柯魁英,但已经领先于公益维护人白思豪、前主计长汤信和曼哈坦区长斯静格。与此同时,也再次爆出了刘醇逸与前市长郭德华(Ed Koch)之间的恩怨纷争。刘醇逸竞选团队认为,这些并不会影响刘醇逸的竞选。

民调显示,已经多次表示不参选市长的警察局长凯利的支持率最高,达25%;排第二位的是柯魁英,支持率17%;第三位的是已经表态不参选的布碌崙区长马可维兹,支持率14%;刘醇逸排第四位,支持率10%;第五至七位分别是汤信8%、白思豪6%和斯静格5%。

如果排除凯利参选,市长参选人的民调结果是柯魁英排第一,支持率为22%;马可维兹支持率为17%;刘醇逸支持率11%;汤信、白思豪和斯静格的支持率分别为10%、8%和7%。这份调查是在12至16日间进行的,有1068位受访者接受了访问。

除却表态过不参选的凯利和马可维兹,刘醇逸支持率仅次于柯魁英,但刘醇逸的竞选顾问司徒仲菁表示,不会太依赖该民调,毕竟2013年距现在仍很远,期间可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而且,该民调低估了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社区的力量。「纽约时报」针对刘醇逸筹款违规的文章并没有出现某些人预计的破坏性效果。刘醇逸也表示,竞选团队正在审查筹款问题,他对竞选团队非常有信心,不会因为「纽时」的文章就怪罪某位成员。

但这篇文章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一直对刘醇逸有所不满的前市长郭德华再次砲轰刘醇逸「他麻烦大了,早就应该有麻烦了」(He's in trouble, as he should be),并要求竞选财务委员会一定要对刘醇逸进行调查,他还骂「刘醇逸很差劲」(John Liu is the pits)。

司徒仲菁认为郭德华应该反省一直以来他对亚裔社区的态度。这并不是郭德华与刘醇逸的第一次交锋,在80年代时,郭德华指斥「华人不投票,所以没人理你们!」曾刺激了包括刘醇逸在内的很多华人;在刘醇逸竞选主计长的时候,郭德华拒绝支持他,转而支持叶斯基;不久前刘醇逸反对把皇后区大桥重命名为「郭德华大桥」,郭德华则谴责刘醇逸支持把皇后区的一条马路以仇视和欺侮亚裔的非洲裔Sonny Carson命名是「种族主义者」。

凑巧的是,曾帮刘醇逸竞选的George Artz曾是郭德华任市长时的新闻发言人,他表示,如果没有一个「中间人」(peacemaker),两人的关系是不会改善的,两边都是他的朋友,他不想「蹚浑水」。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