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邹哲 推动征服土星土卫二计画
有「太空星尘捕手」之称的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华裔资深科学家邹哲(Peter Tsou),继2006年推动「星尘计画」(Stardust Project)捕捉彗星星尘返回地球后,近年又积极筹画提出赴土星卫星二採集物质的新太空探索计画。

解开46亿年前太阳系及生物形成的奥秘,是每位太空科学家的终极梦想,邹哲也不例外。

邹哲自1981年开始投入「星尘计画」筹画,前后历经13次提案,美国航太总署终于在1994年接受提案。1999年升空的「星尘号」,2004年接近「维尔德二号」(Wild 2)彗星时,张开一个表面充满气凝胶(Aerogel)的八角形採集器,这个像一个特大号网球拍的捕手,开始採集彗星周边和星际间的星尘微粒,并于2006年完成任务返航,採集到样本立即分送世界各地200位科学家化验,用最精细、最先进的仪器分析研究。

由于彗星是太阳系46亿年前形成的最好样本,邹哲主导的「星尘计画」当年捕捉回彗星的尘埃不仅数量多,尘粒完整,最后化验结果可能推翻太阳系诞生理论,为宇宙形成提出新解释,因而引发科研界高度关注,更成为各国报章杂志争相报导的风云大事。

慧星是太阳系形成时的残留物质,可据以解开太阳、行星,甚至地球生命的奥秘,但如何捕捉太空中像子弹般高速运行的彗星星尘,还须保持其原初本质,是让科学家想破头的高难度挑战。

邹哲表示,他捕捉星尘的构想与灵感,是来自像果冻一般的「气凝胶」,该材质以硅为主要成分,极轻、极软,可充分吸收撞击力,足以保护质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的尘粒。

运用气凝胶,邹哲设计出一种有如网球拍的「硅气溶胶网格」,这个「网球拍」是由99.8%空气与0.2%硅组成的超轻物质,几乎可在空中浮起来。

邹哲解释,这个採集器外观虽像网球拍,但其实用「苍蝇拍」来形容更贴切,因为它可像拍苍蝇一样黏住、保存彗星物质粒子,且不影响粒子本身特性。

为实现以「硅气溶胶网格」捕捉彗星星尘返回地球的构想,邹哲前后耗费25年,以长达四分之一世纪才于2006年逐梦成真,当时他曾有感而发,「这将开启我们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许未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发起另一次『星尘』计画」。

邹哲的「星尘计画」再起,就是前往土星的卫星二採集喷泉物质。他指出,土卫二是地球以外第二个具备生命存在三要素的星球,它摄氏零下273度的表面下存在液态水,且表面下有热源及碳化合物,因此激发他再度筹画前往土卫二的新太空计画,将採集土卫二表面剧烈喷发的大量物质。

这项新计画将于2014年向美国航太总署提案,总经费约需5亿元,计画执行时间约为「星尘计画」三倍,打造太空船需时四年,太空往返飞行时间为13.5年。

邹哲对未来计画充满信心,他所提的土卫二太空探索计画,是无人太空飞行计画,飞航需时不到14年,若是採太空人登空飞航,时间至少要20至30年,无论安全性、时间及成本效益,都无法与他的构想及提案相比,他的新计画乃奠基于「星尘计画」的成功经验上。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