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捐赠器官遗爱 生命再延续
「从前我跟许多亚裔的想法一样,希望死后遗体保持完整。但在46岁那年进行肝脏移植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

现年62岁的加州火车(Caltrain)计画经理余大桥表示,母亲是B型肝炎带原者,他从小被感染,后来发展成肝硬化。46岁那年某一天在家中倒下,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之前,他说他永远忘不了当时两个幼儿脸上的表情。

余大桥说:「天堂不需要你的器官,请将器官留在人间。」他现在除了能够上班外,每天还骑脚踏车、走路、打太极拳,过着健康的生活,时时感恩捐赠者带给他新的生命。

亚裔器官捐赠者不到3%

菲律宾裔的诺曼特(Kathy Normant)体格娇小,却接受了一名6呎高,体重240磅男子的肝脏。诺曼特表示,肝脏移植后,她花了两年时间才回復正常生活。目前她是素食者,每天运动90分钟。诺曼特指出,2011年所有捐赠的器官中,来自亚裔的不到3%。

越南裔的陈太太(Katherine Lan Tran)说,亡夫原为夏威夷大学经济学教授,2004年因肝癌过世。她在医院社工劝说下,捐出先生的眼角膜,「24小时之内,就有一男一女分别因为我先生的眼角膜而恢復视力。」

一年后,陈太太搬到加州。当她的儿子在夏威夷大学学期结束,即将来加州跟她会合之际,她接到电话,儿子在19岁生日的庆生会中,于泳池内溺水死亡。陈太太在伤恸之余,主动告知医院,愿意捐出儿子全身的器官。在接下来的10个月内,10名患者接受了她儿子的器官与眼角膜。

陈太太说:「我非常悲伤,至今仍深深怀念他们。但当我知道他们留下的器官,帮助了这些患者,我的内心获得了平静。我也担任『加州移植捐赠者网路』的义工,能让越多人登记捐赠器官,就能拯救越多条生命,就是这么简单。」

捐出亲人器官内心平静

来自台南的郭俊雄告诉记者,他在2009年底发现罹患肝癌,2010年7月就有机会进行肝脏移植。但当时郭俊雄「怕得要死,因此拒绝换肝,只接受化疗。在旧金山加大医院跟史丹福大学医院都看过医生,又回台湾到台大跟成大请教医生的意见。」医生都告诉他,肝脏移植对他是最好的治疗。在台湾时,发现虽然已在美国接受化疗,但又长出新的癌细胞,才下定决心回美国做肝脏移植。

成大物理系毕业的郭俊雄,在硅谷半导体公司服务多年,如今早已退休。去年接受肝脏移植,换的是一名中年妇女的肝,术后恢復良好。换肝手术前,还特别去听杨柏松的演讲,杨柏松换肝至今25年,他的故事对郭俊雄而言,是很大的鼓励。

日裔成松金则说,她有先天性心脏病,但一直喜欢体育,不但自己是体操选手,还在湾区与夏威夷的少年奥运营担任教练。但四年前心脏病发,无法再从事体育活动,现在正等待心脏移植。

接受移植者永怀感恩心

密尔布瑞市长柯拉琵艾特洛(Marge Colapietro)31日特别带了表扬状,致赠「加州移植捐赠者网路」。因为8月1日至7日,是全美少数族裔器官捐赠周。柯拉琵艾特洛指出,全美共有11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加州则有2万1000人在等待名单上。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能获得捐赠的器官,但也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

柯拉琵艾特洛说:「少数族裔占所有等待器官移植者的54%,因为少数族裔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的比例较高,需要器官移植的比例更高。」

密尔布瑞市议员李伟忠也说,捐赠器官不仅可挽救生命,对捐赠者而言,更是将遗产留在世间,让受捐赠者永远感怀在心。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