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台被骗!一通电话损失万元
诈骗电话骗术一箩筐,「正确的来电显示与专业口吻」,甚至进化成「无须转帐、无须付款」,返台侨民在台湾的存摺内超过1万美元,依旧遭盗领一空。
今年初返台过年的John徐夫妇,「一通电话,万余美元就飞了」。返台住在台北市父母家的他说,一日他接到「台新银行客服银行专员」电话,告知他在银行的帐号与个资外洩,需冻结在该银行现有的两个帐户。
「不仅有来电显示,客服人员也自动报上姓名」,John徐不疑有他,接着对方跟他核对资料,包括出生年月日、身分证字号、地址、户头帐号等,又核对个人资料设定等问题,一时忘记的John徐停了数秒,没想到对方马上帮他把答案说出来。
「当时心想,行员怎可以说出答案」,尽管心理打问号,但电话上仍未细想,接着听见对方告知他「帐户目前遭冻结,无法到自动柜员机(ATM)提款」。
John徐说,那时他心想刚返台不到一周,怎如此「凑巧」个资就遭窃,加上上述疑点,判断「这应是诈骗电话」不以为意。没想到随后半小时,「花旗银行行员」也打给他,同样说他帐号被盗,个资外洩。
开始半信半疑的John徐,找到上述两家银行客服电话,「与手机来电显示吻合」,逐渐相信自己「真的碰上倒楣事」,于是与太太到附近台新银行自动柜员机,准备先领款,但系统却出现「系统帐号冻结,交易失败」等类似字样。
正当他准备打给之前的银行行员后,便接获台新银行电话,告诉他「系统已进行冻结,不能再用ATM提领,否则会损坏卡片」,接着说「大约两、三小时后就可使用」。
徐先生夫妇返家后愈想愈不对,「偏偏那天是周末,银行没上班」。一小时后两人急忙再回到自动柜员机前提领,这次总算可使用,但自动柜员机的萤幕上却显示「余额不足」。两人大惊,按查询余额,才发现帐户内35万多元台币(约1万1500美元)只剩「352元」。
徐先生和太太马上报警,且打电话到银行相关部门终止交易,但已来不及了。警方说,这是最新诈骗手法,之前已有类似案例。气愤又难过的徐先生,只得庆幸还有的帐户没出事。
去年10月返台参加好友婚礼的林艾美,也碰上类似银行客服专员骗案,损失超过2000美元。
林艾美说,当时她接到某银行客服人员来电,电话那头首先报上姓名、客服代号,告知她「有申请网路银行但尚未开通,但今天是最后开通期限,错过今日,得重新到银行申请」。林艾美突然想起「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心理一面想「银行服务真好」,一面询问对方「如何开通」。
接着电话那头接到另一位「客服员」线上,「同样报上姓名、客服代号」,向她核对资料后,告知她最快开通的方法,是到任何一个自动柜员机(ATM)操作开通,「客服员」可协助作业。
不疑有他的林艾美跟对方约了时间到自动柜员机,对方很「专业」的指导,细心告知她每个画面有无出现什么文字,最后到了输入密码一项,对方还「特别要我不要说出来」。
接着对方要她「按三次确认」键,完成开通手续。林艾美依照指示按三次确认后,画面出现「是否列印明细」,「我没取款怎会有明细」,开始觉得不对的她,赶紧列印明细,只见原本7万元台币(约2333美元)的帐户只剩18元。
她赶紧打电话到银行止付,客服人员告诉她「慢了一步,金额在两分钟前被提走」。报案时,警方告知「这是诈骗伎俩」。
今年初返台过年的John徐夫妇,「一通电话,万余美元就飞了」。返台住在台北市父母家的他说,一日他接到「台新银行客服银行专员」电话,告知他在银行的帐号与个资外洩,需冻结在该银行现有的两个帐户。
「不仅有来电显示,客服人员也自动报上姓名」,John徐不疑有他,接着对方跟他核对资料,包括出生年月日、身分证字号、地址、户头帐号等,又核对个人资料设定等问题,一时忘记的John徐停了数秒,没想到对方马上帮他把答案说出来。
「当时心想,行员怎可以说出答案」,尽管心理打问号,但电话上仍未细想,接着听见对方告知他「帐户目前遭冻结,无法到自动柜员机(ATM)提款」。
John徐说,那时他心想刚返台不到一周,怎如此「凑巧」个资就遭窃,加上上述疑点,判断「这应是诈骗电话」不以为意。没想到随后半小时,「花旗银行行员」也打给他,同样说他帐号被盗,个资外洩。
开始半信半疑的John徐,找到上述两家银行客服电话,「与手机来电显示吻合」,逐渐相信自己「真的碰上倒楣事」,于是与太太到附近台新银行自动柜员机,准备先领款,但系统却出现「系统帐号冻结,交易失败」等类似字样。
正当他准备打给之前的银行行员后,便接获台新银行电话,告诉他「系统已进行冻结,不能再用ATM提领,否则会损坏卡片」,接着说「大约两、三小时后就可使用」。
徐先生夫妇返家后愈想愈不对,「偏偏那天是周末,银行没上班」。一小时后两人急忙再回到自动柜员机前提领,这次总算可使用,但自动柜员机的萤幕上却显示「余额不足」。两人大惊,按查询余额,才发现帐户内35万多元台币(约1万1500美元)只剩「352元」。
徐先生和太太马上报警,且打电话到银行相关部门终止交易,但已来不及了。警方说,这是最新诈骗手法,之前已有类似案例。气愤又难过的徐先生,只得庆幸还有的帐户没出事。
去年10月返台参加好友婚礼的林艾美,也碰上类似银行客服专员骗案,损失超过2000美元。
林艾美说,当时她接到某银行客服人员来电,电话那头首先报上姓名、客服代号,告知她「有申请网路银行但尚未开通,但今天是最后开通期限,错过今日,得重新到银行申请」。林艾美突然想起「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心理一面想「银行服务真好」,一面询问对方「如何开通」。
接着电话那头接到另一位「客服员」线上,「同样报上姓名、客服代号」,向她核对资料后,告知她最快开通的方法,是到任何一个自动柜员机(ATM)操作开通,「客服员」可协助作业。
不疑有他的林艾美跟对方约了时间到自动柜员机,对方很「专业」的指导,细心告知她每个画面有无出现什么文字,最后到了输入密码一项,对方还「特别要我不要说出来」。
接着对方要她「按三次确认」键,完成开通手续。林艾美依照指示按三次确认后,画面出现「是否列印明细」,「我没取款怎会有明细」,开始觉得不对的她,赶紧列印明细,只见原本7万元台币(约2333美元)的帐户只剩18元。
她赶紧打电话到银行止付,客服人员告诉她「慢了一步,金额在两分钟前被提走」。报案时,警方告知「这是诈骗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