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女人皆如此」 传奇指挥勒梵获「满堂采」
很少有指挥一出场还没有指挥,就获得全场起立鼓掌的欢迎,当这个情形发生时,肯定是有极为特殊的理由。日前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这是音乐总监勒梵(James Levine)休养两年后第一次重回大都会指挥台,从长达一分钟的掌声可见,纽约人对他的殷切期盼和尊敬。四小时后,当莫札特的「女人皆如此」(Cosi fan Tutte)圆满结束,观众回报给他的是更长更响的掌声,如同戏里的两对情侣回归旧好,大都会歌剧院也终于回到其应有的搭配。将近40年来,勒梵几乎就是大都会歌剧院的品质保证,从他在1971年登台以来,他已经指挥了将近2500场,比起任何其他指挥,都多出至少一倍。经过他40年来在排练场里的调教,乐团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不管是演奏古典的韩德尔,还是现代的Philip Glass,都一样道地,而且是一年八个月、一周七场,场场如此。但是从2006年开始,他的健康亮起红灯,外伤内伤不断,让他开始频频取消演出,2009到2010季度,他只指挥了11场,自2011年5月之后,已经两年没有指挥歌剧,加上他已经70 岁,一般对他康復的预测都不乐观。但纽约人对勒梵的感情,不光是建立在他的音乐质与量上,另一个原因是他对大都会的忠诚。在国际级指挥无不身兼数职、晚晚搭飞机赶场的今天,勒梵基本上是固守着大都会,他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短暂结合,也因为他的身体状况而提前中止,因此勒梵可说是纽约乐坛过去40年来最稳固的北极星。纽约人虽然喜欢说「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但对于能在任何地方发展,却选择以纽约为家的人,仍然不免有沾沾自喜的骄傲。他和乐团的默契,从序曲开始就听得出来,每个乐部都使出看家本领,没有一点瑕疵,再短促的音符也是清清楚楚不拖泥带水。音乐诠释有深度、有份量,却不喧哗,节奏轻快而不浮滑。在莫札特的成熟歌剧里,「女人皆如此」是最应该由古乐在中小型剧院里演出,但有勒梵指挥调动,所有细节都清楚放射出去,一点不让人觉得是在4000人的大剧院。「女人皆如此」通常被视为是一场「闹剧」,因为情节实在太难以令人置信。故事中的两对情人,原来是高高兴兴地谈着恋爱,但是因为两个男主人公跟一对姊妹花相恋,他们的朋友Don Alfonso看不惯他们大肆夸赞自己的女友是多么忠贞,而跟他们打赌,可以在24小时内让他们的女朋友移情别恋。在Alfonso的筹划下,男主人公假装被徵召出海,与爱人别离,实际上则是乔装打扮后再度出现,分别去追求另一人的女友。有着Alfonso不断出计,加上两个女主人公的女僕Despina在一旁怂恿,他们终于成功引诱得对方女友忘却旧情。一般的批评是这个故事把女人想得太笨,尤其是两个女主人公,先是认不出自己(和姊妹)的男友,之后又认不出自己的女僕假扮的医生和公证官。但是传统戏剧舞台一向就有着一些现实里不可能的情节,乔装打扮到让人认不出,是最常用的一个手法,祝英台的父母也被自己的女儿所骗,大都会本季稍后将演出的「蝙蝠」也有着同样的情节。真正能让观众着迷的,不在于这些当时观众习以为常的俗套,而是在荒诞离奇之后所要传达的人性是否真实感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觉得同窗三载却不知英台是女红妆的梁山伯,真是「傻大牛」,同样的,莫札特在「女人皆如此」里的音乐,不管是沈醉在爱情的甜蜜,目送爱人远别的哀伤,挣扎在旧爱新欢间的迟疑,发现自己所爱不可信赖的愤怒,都极为真诚,让人可以沈醉在音乐所传达的情感里。大都会的这个制作和这次演出的歌手,也是依着这个方向在走。最出色的男主人公中的男高音Matthew Polenzani,音色甜美,高音明亮,线条圆滑流畅,弱音细緻动人。他所追求的是女高音Susanna Phillips,她在第一幕的「Come scoglio(坚如磐石)」的咏嘆调,低音部显得不足,但是到了第二幕她的情感与声音都一样道地,尤其是当她发现自己心志动摇时所唱的「Per pieta(请怜悯我)」,的确是楚楚可怜。女中音Isabel Leonard声音丰盈,男中音Rodion Pogossov在传达愤怒时最为吓人。不过整晚最热烈的掌声还是都给了勒梵,即使他现在要坐着轮椅指挥,不能上台谢幕,台下观众、台上歌手和乐池里的乐手一致的喝采清楚说明,他终于回到了他应该在的地方。(图皆由Marty Sohl摄,大都会歌剧院提供)大都会歌剧院本季演出到5月11日,地址在曼哈坦百老匯大道夹街,查询洽www.metoperafamily.org或(212)36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