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选择性拨款丑闻 引改革声浪
纽约报导

选择性拨款因市议员有很大的灵活度分配所获经费,经常造成争议,市议长柯魁英更是依「个人喜恶」拨款给市议员而闻名,被批判不公,近日市议员豪乐阮不当使用选择性拨款被捕,使得取消或改革选择性拨款体制的唿声上扬。

曼哈坦区长斯静格曾在去年发布一份报告指出,由市议长把持的拨款分配方式使得市议员之间获得经费的数额差异巨大,有些市议员所获的选择性拨款是其他市议员的四倍,获得最多与最少的市议员办公室之间差130万元;有些市议员钻空子,把经费拨给自己亲朋好友把持的社团,或是用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力量。柯魁英也被媒体曝料,对政治意见不同的市议员剋扣选择性拨款。

市议员陈倩雯和顾雅明却同意保留选择性拨款体制,指大多数市议员都很好利用这一体制,公平、公正地把经费拨给选区内有需要的社区团体,「的确有少数坏苹果存在,这只是个别市议员的问题,不能因此否定这个体制」。但顾雅明也坦白指出,市议会的确有拨款不公的现象,与市议长关系的好坏与所获拨款数额成正比,年资久、权力重的市议员获得拨款较新科市议员更多。

多个维权团体现要求改革选择性拨款体制。公民联盟(Citizens Union)主席Dick Dadey提出,获得拨款的过程需要改革,拨款应该按照各地区需求和表现来决定。「纽约公民运动」(Citizen Action of New York)的Karen Scharff表示,很多民选官员刚上台时是为了服务社区,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能否拨款决定了能否获得社区支持。州参议员史葛静提出要「彻底改革」选择性拨款体制。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