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张家祯 为穷人捍卫司法
华人担任律师很常见,但是专攻刑事法的华裔女律师却不多。张家祯从小就想要成为一位可以帮助他人的律师,后来更选择做一位刑法辩护律师。为了达到理想,她选择成立一人律师事务所,并同时在屋崙「亚太法律外展处」担任咨询义工,帮助穷人解决法律问题、打官司。
在访谈中,很容易感受到张家祯服务华裔民众的热忱,以及对辩护律师工作的热情。她认为刑法事关生命,当人权不被彰显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捍卫它。
记者问:可以讲讲妳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过吗?
答:我爸爸是常州人,妈妈祖籍天津,当年他们两人从台湾到美国求学、然后定居下来。我出生在芝加哥,是家中四个小孩的老大。就像一般的华人家庭,父母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要做弟妹们的榜样,我也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和他们很亲近。
大概在我五岁的时候,我们家搬到湾区来,所以高中是在屋崙受教育的。我大学是在波士顿念的,毕业后回来湾区做事,然后再回波士顿念书,才又回到湾区。
辩论社训练口才
问:是什么想法让妳进入法学院当律师?
答:我的外公在台湾当律师,我从小听母亲讲一些外公的故事,让我对法律充满好奇。我在中学的时候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个性比较害羞。老师建议我在课堂上多发表意见,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在9年级到11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社。学习辩论每一个题目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准备,几乎放学后和周末都要找资料、和队友演练,但是我很乐在其中,这也慢慢让我想要选择成为一位律师。
在很多大学都有法学院预科,但是在哈佛大学没有。不过因为我高中和大学都参加学生议会,曾到国会议员George Miller办公室实习,对政府运作也感到兴趣,所以决定在大学先念政府行政,之后再念法学院。
问:妳的法学专长是?
答:我主要专攻刑法,处理各种刑事案件,包括刑事诉讼、青少年刑事诉讼等,也接受家暴、离婚等家庭法、房东与房客之间的租赁契约等案件。好像很少华裔律师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的,我想我可能是东湾唯一一位华裔女性刑事律师。
问:怎么会选择专攻刑法?
答:我在法学院第一学期的时候,对刑法和宪法都很有兴趣,很难决定要往哪个方面专攻。后来跟着旧金山的联邦法官实习,民法和刑法两种案子都有接触到,我开始对刑事诉讼产生比较大的兴趣。经过美国检察官旧金山办公室刑事部的实习,再回到学校时,我就决定要往刑事法领域学习。
通常刑法牵涉到的人的生命,而不是财产,不但相当具有挑战性,对当事人也很重要。有些人是会犯罪的,我并不相信每个人都是无辜的,但我相信当牵涉到刑事案件时,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一个好的辩护律师。
在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叫做Criminal Justice System,虽然说讲究公平正义,但并不是真的公平,尤其对穷人或少数族裔居民,因为没有钱、或不懂法律规定,很容易被欺负,成为这司法体系下的受害者。
学法律一心助人
问:妳在波士顿求学期间,还继续回到湾区进行法律相关的实习,怎么应付得来?
答:其实我是特别申请东北大学法学院课程的,因为在课程安排上,二年级后可以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实习。虽然我在波士顿念书,但是我一直知道毕业后我是要回来湾区服务,那里的课程可以让我回来实习。
其实法律是有区域性的,如果你在东岸念书、实习,并不代表你回到湾区就可以找到工作,所以我想要回到湾区实习、建立人际关系。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都在这里,我不希望离他们太远,可以看着弟弟妹妹成长。
问:为什么妳认为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对穷人或少数族裔不公平?
答:我在旧金山公设辩护律师办公室担任义工时发现,虽然在每个法院都有设置公设辩护律师,不过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常都忙着出席法庭辩护,没有时间研究个案,相对来说对案子所做的就比较有限。
很多刑事案件在起诉时,原告已经被关在拘留所,因为不懂法律、或者是害怕即将面对的司法制度,虽然很可能是无辜的,但他们很多时候就选择和检察官达成认罪协议,以换取提早保释或减免刑期,这对他们相当不公平。
问:听说很多穷人来找妳帮忙打官司?他们是怎么知道妳的?妳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们?
答:我在亚太法律外展处(Asian Pacific Islander Legal Outreach)担任义工,他们在旧金山和屋崙每个月都会有进行律师免费咨询服务。屋崙每个月都有很多华裔来问有关移民法或家庭法的问题,他们知道我会讲中文,就觉得很放心。
我学法律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想帮助他人。在旧金山或南湾,有很多华人律师。但是在屋崙,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会讲中文的刑事辩护律师,也可能是唯一个讲中文的家庭法律师。这让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可以在这里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去亚太法律外展处做义工,给他们名片,从来就不会期望他们成为付钱给我的客户,能够帮助他们就让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现在只有一个人,所以平均每个月手上只能进行两件义务性质(Pro bono)的案件。
问:有没有什么难忘的处理案件?
答:因为现在我是一人律师事务所,每个案件我都从头负责到尾,所以每个案件对我来说都是独特的、很难忘的。我曾经协助一名妇女脱离前男友的家暴,并获得孩子全部的抚养权,所以她寄来小孩子的照片和感谢函。
两个月前我接手一件刑事案件,警方没有搜索状却进入民宅搜查,并逮捕我的当事人。通常人被关在拘留所里面,为了换取自由,会愿意和检察官协调认罪。我的当事人在事发之前并不认识我,却相信我的建议,选择打这场官司,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对每个案子都非常认真对待,当专业能力被当事人肯定及信赖时,都是很令人难忘的。
感性和理性兼具
问:为人担任辩护律师,妳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如何拿捏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答:做一个辩护律师,必须感性和理性兼具,并且在对的时间,表达正确的情绪。在法庭上,进行申辩(Argument)程序时,那是作为一个律师该表现热情的时候。不过,当在面对当事人时,必须要非常理性,设立好界线。
很多时候,在当事人找我担任律师之前,他们并不认识我。所以如何和客户沟通,让他们完全相信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问:华裔居民最容易涉入哪种法律纠纷?
答:其实华人会遇到的法律纠纷和其他人都一样,商业诉讼、契约纠纷、移民法规等都有。现在妇女意识抬头,家庭暴力、离婚、争孩子抚养权的案件也越来越多。现在华人的刑事案件也有成长的趋势,但数字还不太多。
问:在美国许多人很害怕牵涉到任何法律纠纷,妳认为民众该如何看待?该如何自保?
答:教育很重要,要知道属于自己的权利。很多人害怕牵涉到法律纠纷,是因为不晓得这个法律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所以碰到问题就会退却,尽量避免打官司。
民众应该学习有问题就要问,问朋友、问律师,不要以为自己就可以处理。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律师当朋友,可以随时咨询。不过,每个县市都设置有法律图书服务,或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律师须遵守保密原则,所以不必担心资讯洩漏的问题。
问:你认为华人对美国法律有没有什么误解或刻板印象?
答:许多华人认为上法庭打官司太复杂、很贵。不过有很多替代方法,像是简易法庭(Small Claim Court)就非常适合民众解决一般法律纠纷。简易法庭申请的程序相当简便,民众不须要聘请律师,出庭时间很有弹性,程序也相当快速。视案件类别,诉讼金额最高到7500元。当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民众可以考虑到简易法庭,申请正式的法律判决。
诚实绝不走捷径
问:你说你在高中时期就想要当律师,那为什么在大学毕业后跑去银行和学校上班?
答:我很清楚一旦从法学院毕业以后,马上就要准备考执照,投入律师工作。但是我想要尝试一下不同的工作,于是在大学毕业后,我去应徵银行投资专员。我在大学虽然没修过经济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父母都是MBA,所以受到一些他们的影响。
后来银行裁员,我又在两间学校当过老师。我发现教书比当律师还困难,因为学生会问各种问题挑战你。可以在小学生面前有条理地解释一件事,让我更有信心在法官面前进行陈述及辩护。
我觉得在法学院前有这些工作经验,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法律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如果一个律师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面读书,不但无法了解真实的世界,连问问题也可以发现他没有社会经验,这样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律师。
问:你觉得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对从事律师这工作有无影响?
答:我觉得这是有绝对的影响,就算都是亚裔,华人、印度人、日本人等在态度和说话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现在的法学院学生,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去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下,人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也会不一样。但不可否认,因为文化背景关系,有时候华人律师还是比较适合华人家庭。
问:你认为你做为律师的态度是什么?
答:我要求自己要做到诚实,可以为当事人全力付出,但是绝不走捷径。我相信当人权不被彰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捍卫它。
●张家祯小档案
年龄:34岁
出生地:芝加哥
学历:哈佛大学政府学系、东北大学法学院
现职:Heather Chang个人律师事务所
经历:旧金山公设辩护律师办公室、圣马刁县私人辩护律师计画、阿拉米达县检察官办公室、美国检察官旧金山办公室犯罪调查部
专长:刑事诉讼辩护、民事诉讼
(编按:访谈片段由世界广播电台FM92.3世界午间新闻提供,星期一至五中午12点到1点请锁定FM92.3)
在访谈中,很容易感受到张家祯服务华裔民众的热忱,以及对辩护律师工作的热情。她认为刑法事关生命,当人权不被彰显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捍卫它。
记者问:可以讲讲妳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过吗?
答:我爸爸是常州人,妈妈祖籍天津,当年他们两人从台湾到美国求学、然后定居下来。我出生在芝加哥,是家中四个小孩的老大。就像一般的华人家庭,父母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要做弟妹们的榜样,我也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和他们很亲近。
大概在我五岁的时候,我们家搬到湾区来,所以高中是在屋崙受教育的。我大学是在波士顿念的,毕业后回来湾区做事,然后再回波士顿念书,才又回到湾区。
辩论社训练口才
问:是什么想法让妳进入法学院当律师?
答:我的外公在台湾当律师,我从小听母亲讲一些外公的故事,让我对法律充满好奇。我在中学的时候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个性比较害羞。老师建议我在课堂上多发表意见,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在9年级到11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社。学习辩论每一个题目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准备,几乎放学后和周末都要找资料、和队友演练,但是我很乐在其中,这也慢慢让我想要选择成为一位律师。
在很多大学都有法学院预科,但是在哈佛大学没有。不过因为我高中和大学都参加学生议会,曾到国会议员George Miller办公室实习,对政府运作也感到兴趣,所以决定在大学先念政府行政,之后再念法学院。
问:妳的法学专长是?
答:我主要专攻刑法,处理各种刑事案件,包括刑事诉讼、青少年刑事诉讼等,也接受家暴、离婚等家庭法、房东与房客之间的租赁契约等案件。好像很少华裔律师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的,我想我可能是东湾唯一一位华裔女性刑事律师。
问:怎么会选择专攻刑法?
答:我在法学院第一学期的时候,对刑法和宪法都很有兴趣,很难决定要往哪个方面专攻。后来跟着旧金山的联邦法官实习,民法和刑法两种案子都有接触到,我开始对刑事诉讼产生比较大的兴趣。经过美国检察官旧金山办公室刑事部的实习,再回到学校时,我就决定要往刑事法领域学习。
通常刑法牵涉到的人的生命,而不是财产,不但相当具有挑战性,对当事人也很重要。有些人是会犯罪的,我并不相信每个人都是无辜的,但我相信当牵涉到刑事案件时,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一个好的辩护律师。
在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叫做Criminal Justice System,虽然说讲究公平正义,但并不是真的公平,尤其对穷人或少数族裔居民,因为没有钱、或不懂法律规定,很容易被欺负,成为这司法体系下的受害者。
学法律一心助人
问:妳在波士顿求学期间,还继续回到湾区进行法律相关的实习,怎么应付得来?
答:其实我是特别申请东北大学法学院课程的,因为在课程安排上,二年级后可以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实习。虽然我在波士顿念书,但是我一直知道毕业后我是要回来湾区服务,那里的课程可以让我回来实习。
其实法律是有区域性的,如果你在东岸念书、实习,并不代表你回到湾区就可以找到工作,所以我想要回到湾区实习、建立人际关系。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都在这里,我不希望离他们太远,可以看着弟弟妹妹成长。
问:为什么妳认为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对穷人或少数族裔不公平?
答:我在旧金山公设辩护律师办公室担任义工时发现,虽然在每个法院都有设置公设辩护律师,不过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常都忙着出席法庭辩护,没有时间研究个案,相对来说对案子所做的就比较有限。
很多刑事案件在起诉时,原告已经被关在拘留所,因为不懂法律、或者是害怕即将面对的司法制度,虽然很可能是无辜的,但他们很多时候就选择和检察官达成认罪协议,以换取提早保释或减免刑期,这对他们相当不公平。
问:听说很多穷人来找妳帮忙打官司?他们是怎么知道妳的?妳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们?
答:我在亚太法律外展处(Asian Pacific Islander Legal Outreach)担任义工,他们在旧金山和屋崙每个月都会有进行律师免费咨询服务。屋崙每个月都有很多华裔来问有关移民法或家庭法的问题,他们知道我会讲中文,就觉得很放心。
我学法律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想帮助他人。在旧金山或南湾,有很多华人律师。但是在屋崙,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会讲中文的刑事辩护律师,也可能是唯一个讲中文的家庭法律师。这让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可以在这里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去亚太法律外展处做义工,给他们名片,从来就不会期望他们成为付钱给我的客户,能够帮助他们就让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现在只有一个人,所以平均每个月手上只能进行两件义务性质(Pro bono)的案件。
问:有没有什么难忘的处理案件?
答:因为现在我是一人律师事务所,每个案件我都从头负责到尾,所以每个案件对我来说都是独特的、很难忘的。我曾经协助一名妇女脱离前男友的家暴,并获得孩子全部的抚养权,所以她寄来小孩子的照片和感谢函。
两个月前我接手一件刑事案件,警方没有搜索状却进入民宅搜查,并逮捕我的当事人。通常人被关在拘留所里面,为了换取自由,会愿意和检察官协调认罪。我的当事人在事发之前并不认识我,却相信我的建议,选择打这场官司,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对每个案子都非常认真对待,当专业能力被当事人肯定及信赖时,都是很令人难忘的。
感性和理性兼具
问:为人担任辩护律师,妳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如何拿捏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答:做一个辩护律师,必须感性和理性兼具,并且在对的时间,表达正确的情绪。在法庭上,进行申辩(Argument)程序时,那是作为一个律师该表现热情的时候。不过,当在面对当事人时,必须要非常理性,设立好界线。
很多时候,在当事人找我担任律师之前,他们并不认识我。所以如何和客户沟通,让他们完全相信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问:华裔居民最容易涉入哪种法律纠纷?
答:其实华人会遇到的法律纠纷和其他人都一样,商业诉讼、契约纠纷、移民法规等都有。现在妇女意识抬头,家庭暴力、离婚、争孩子抚养权的案件也越来越多。现在华人的刑事案件也有成长的趋势,但数字还不太多。
问:在美国许多人很害怕牵涉到任何法律纠纷,妳认为民众该如何看待?该如何自保?
答:教育很重要,要知道属于自己的权利。很多人害怕牵涉到法律纠纷,是因为不晓得这个法律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所以碰到问题就会退却,尽量避免打官司。
民众应该学习有问题就要问,问朋友、问律师,不要以为自己就可以处理。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律师当朋友,可以随时咨询。不过,每个县市都设置有法律图书服务,或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律师须遵守保密原则,所以不必担心资讯洩漏的问题。
问:你认为华人对美国法律有没有什么误解或刻板印象?
答:许多华人认为上法庭打官司太复杂、很贵。不过有很多替代方法,像是简易法庭(Small Claim Court)就非常适合民众解决一般法律纠纷。简易法庭申请的程序相当简便,民众不须要聘请律师,出庭时间很有弹性,程序也相当快速。视案件类别,诉讼金额最高到7500元。当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民众可以考虑到简易法庭,申请正式的法律判决。
诚实绝不走捷径
问:你说你在高中时期就想要当律师,那为什么在大学毕业后跑去银行和学校上班?
答:我很清楚一旦从法学院毕业以后,马上就要准备考执照,投入律师工作。但是我想要尝试一下不同的工作,于是在大学毕业后,我去应徵银行投资专员。我在大学虽然没修过经济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父母都是MBA,所以受到一些他们的影响。
后来银行裁员,我又在两间学校当过老师。我发现教书比当律师还困难,因为学生会问各种问题挑战你。可以在小学生面前有条理地解释一件事,让我更有信心在法官面前进行陈述及辩护。
我觉得在法学院前有这些工作经验,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法律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如果一个律师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面读书,不但无法了解真实的世界,连问问题也可以发现他没有社会经验,这样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律师。
问:你觉得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对从事律师这工作有无影响?
答:我觉得这是有绝对的影响,就算都是亚裔,华人、印度人、日本人等在态度和说话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现在的法学院学生,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去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下,人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也会不一样。但不可否认,因为文化背景关系,有时候华人律师还是比较适合华人家庭。
问:你认为你做为律师的态度是什么?
答:我要求自己要做到诚实,可以为当事人全力付出,但是绝不走捷径。我相信当人权不被彰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捍卫它。
●张家祯小档案
年龄:34岁
出生地:芝加哥
学历:哈佛大学政府学系、东北大学法学院
现职:Heather Chang个人律师事务所
经历:旧金山公设辩护律师办公室、圣马刁县私人辩护律师计画、阿拉米达县检察官办公室、美国检察官旧金山办公室犯罪调查部
专长:刑事诉讼辩护、民事诉讼
(编按:访谈片段由世界广播电台FM92.3世界午间新闻提供,星期一至五中午12点到1点请锁定FM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