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防身分被盗 勤查信卡帐单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身分盗窃犯罪判刑不重等因素,包括华人在内继续有人成为身分盗窃受害人。由于要求更换社会安全号码不容易,警方对受害人建议,最好是透过每月查核信用纪录防范再度成为受害人。

拉米拉达黄女士从未去过乔治亚州,每月社安署自动将其社安退休金寄到的银行,却变成乔州一家主流银行。喜瑞都陈太太每天往返长堤上下班,信用卡帐单却冒出从波士顿前往迈阿密的两张机票帐单。虽然身分被盗用,但两人强调,由于听到太多身分盗窃案,平常很注意不轻易外露与身分有关资讯,想不出究竟是那里出错。

黄女士指出,会发现是因社安署来信表示已应她要求,1月起将每月第四个周三匯到她帐户的社安金改匯到乔州一家银行。一开始因未做此要求未予理会,想想不对劲,致电该主流银行探究竟后,才发现社安号码及生日被人盗用开户,只有地址及手机与开户人资料不合。

在加州无分行的该行要求她报警,表示在提供警方报告后才能调查全案。同时表示无法透露盗用者资讯,或採任何行动。但她报警后警方以「无实际损失」拒绝受理该案。后来是因邻居在警局担任高职,指出只要身分被盗用足已构成「犯罪」,不须有实质损失,要求她再向警局据理力争,才拿到警方报告。

该高层主管并建议她拿警方报告,到三大信用纪录公司,即Equifax、Experian及TransUnion地方办公室填表註明身分被盗窃,以便档案上放「警觉」(Alert),避免未来身分被盗用。这项警觉不要钱,有效90天。

陈太太则因每月会查看信用卡帐单,看到两笔可疑开销后,立刻致电发卡公司反映。发卡公司以两笔帐单消费地点与她平常消费地点差距太大,同意不必负担。

非营利「消费者行动」(Consumer Action)宣导员张毓洁说,要避免成为身分盗窃受害人,除每年向信用纪录公司要求免费查看信用报告一次,只要书信上面有个人资讯,应用碎纸机将其削成碎片才丢掉。收到信用帐单时也要仔细核对,只要60天内提出可疑消费报告,持卡人最多负担50元损失。但若超过这个时限,百口莫辩。

退休警官梁超明说,身分被盗窃防不胜防,连他这么小心的人,信用卡也曾被盗用。但在可防范的范围内还是要不厌其烦、提高警觉,包括将信箱上锁,不要随便给他人个人身分资料,及在丢弃有这类资料的书信前,先将其撕碎。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