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尼乐器逾50年 与华裔不解之缘
蒙市庄尼乐器(Johnny Thompson Music)创建于1959年,自1970年代华人新移民涌入南加,便与华人社区结下不解之缘。早在1982年,创办人庄尼‧汤普森(Johnny Thompson)就曾接受洛杉矶世界日报的採访,时隔近30年,他至今仍保留着当年报纸。
庄尼自小热爱音乐,弹吉他尤其拿手,从九岁开始,他和弟弟史蒂文就开始参加本地演出,此后获得多项地区和全国音乐奖项。1959年,当时仅16岁的庄尼创立了自己的乐器行,当时的「店铺」是嘉惠尔街上他父母住宅里的一个房间,开业初始,音乐行迎合当时主流社会的潮流,主营吉他和各类摇滚乐器。乐器行营业逐渐扩大,1962年迁至嘉惠尔街与嘉伟街交匯处的店面,1965又迁至现址,这间3500呎大的两层店铺身兼三大「角色」——它既是各类欧美乐器的销售、租赁、收购商店,又是乐器的修理、保养工厂,还是教授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课程的课堂。
1970年代,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移民大批涌入南加,华人家长对子女音乐修养的重视与投入,令庄尼印象深刻,但华人普遍倾向让子女学习钢琴、小提琴等欧美乐器,让庄尼意识到,必须灵活转变乐器行的经营内容,满足顾客的新需求,才能继续经营下去。
他也观察到华人移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于是雇用一名会讲中文的越华裔员工,成为蒙市最早增设中文服务的商家之一。如今乐器行17名员工当中,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的华裔员工占十名,并且大多数都具备深厚音乐功底。庄尼表示,他能把握好华人顾客的音乐文化习惯,华人员工教了他很多。
服务社区半个多世纪,庄尼有不少华人回头客,「他们小时候被父母带来挑选乐器,如今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选乐器」,也有幼时没机会学习乐器的华人,在退休后重圆早年音乐梦,甚至还有华人父母被孩子带动了音乐热情,一家人都成了乐器行的学员。庄尼对华人重视音乐修养的传统一再赞扬,他说,华人家长愿意为子女的音乐教育投入金钱、时间,并且大多数华裔子弟都在幼年时就被送来接受音乐教育,十分有利大脑开发和发掘音乐潜能。
庄尼也指出当前加州的公共教育体系恰恰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培养,过于注重测试成绩,不利于学生成长为通才(whole child)。
现年68岁的庄尼没有任何退休计画,他说,将来会把时间投入一半在打理乐器行,另一半时间则会用于唿吁公共学校增加音乐教育资源,实施通才教育。
庄尼自小热爱音乐,弹吉他尤其拿手,从九岁开始,他和弟弟史蒂文就开始参加本地演出,此后获得多项地区和全国音乐奖项。1959年,当时仅16岁的庄尼创立了自己的乐器行,当时的「店铺」是嘉惠尔街上他父母住宅里的一个房间,开业初始,音乐行迎合当时主流社会的潮流,主营吉他和各类摇滚乐器。乐器行营业逐渐扩大,1962年迁至嘉惠尔街与嘉伟街交匯处的店面,1965又迁至现址,这间3500呎大的两层店铺身兼三大「角色」——它既是各类欧美乐器的销售、租赁、收购商店,又是乐器的修理、保养工厂,还是教授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课程的课堂。
1970年代,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移民大批涌入南加,华人家长对子女音乐修养的重视与投入,令庄尼印象深刻,但华人普遍倾向让子女学习钢琴、小提琴等欧美乐器,让庄尼意识到,必须灵活转变乐器行的经营内容,满足顾客的新需求,才能继续经营下去。
他也观察到华人移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于是雇用一名会讲中文的越华裔员工,成为蒙市最早增设中文服务的商家之一。如今乐器行17名员工当中,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的华裔员工占十名,并且大多数都具备深厚音乐功底。庄尼表示,他能把握好华人顾客的音乐文化习惯,华人员工教了他很多。
服务社区半个多世纪,庄尼有不少华人回头客,「他们小时候被父母带来挑选乐器,如今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选乐器」,也有幼时没机会学习乐器的华人,在退休后重圆早年音乐梦,甚至还有华人父母被孩子带动了音乐热情,一家人都成了乐器行的学员。庄尼对华人重视音乐修养的传统一再赞扬,他说,华人家长愿意为子女的音乐教育投入金钱、时间,并且大多数华裔子弟都在幼年时就被送来接受音乐教育,十分有利大脑开发和发掘音乐潜能。
庄尼也指出当前加州的公共教育体系恰恰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培养,过于注重测试成绩,不利于学生成长为通才(whole child)。
现年68岁的庄尼没有任何退休计画,他说,将来会把时间投入一半在打理乐器行,另一半时间则会用于唿吁公共学校增加音乐教育资源,实施通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