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牵线 人际连繫弹指敲定
网路进化拉近人与人距离,「网路同学会、网路家庭会」兴起,上网发现许久不见好友已非罕事。
住洛杉矶的沈先生,日前脸书的邀请好友名单,赫然发现几位阔别20余年的高中同学。仔细询问,才知台湾同学会刚结束,有人现场公开沈先生的脸书帐号,会后多人上网相认,他还辗转找到在南加的昔日同窗。「网路真令人惊喜,将认识的人逐一串起,世界还真小。」他欣喜谈道,经脸书牵线才知,手上一位业务客户是老同学的邻居,大家关系拉近后,谈生意更得心应手。
这类事情,随着社群网站崛起屡见不鲜,大多数人拥有推特、脸书帐号,建立个人履历时输入资料,即可交叉连线找到彼此。同样地,网站的封闭群组可召开网路同学会,旅居海外的华人可从群组浏览同学点滴、发表评论。定居美国30几年的Cliff陈,透过脸书的「中国海事专科学校」专页和老友们互动。除分享生活点滴,也讨论时事,偶尔贴陈年照片回味,师生的婚丧喜庆用脸书公告,大小事弹指搞定。
Peter 杨曾任高中同学会轮值总干事,他说:「以前光打电话、寄信、发电邮掌握同学会人数,就是门苦差事。少则数周、多则数月凑名单,万一场地或时间更换,又是一场灾难。」他说,现几乎人人有帐号,同学会异动或公告一发,大家可透过电脑、手机同步接收。「效率比以前好几倍,社群网站功德无量。」
不单拉近同学,利用网路维繫的同事、家族案例骤增。移民美国多年的Allen田,曾在台湾出版社工作,至今以社群网站和老友、老长官联络,偶有越洋邀稿的外快可赚,往来靠高效率网路搞定。同时,他在脸书架家族专页,用来张贴公告跟照片或影片,让住外州、台湾和大陆的所有家人分得知近况。
上搜寻引擎键入「网路同学会」或「Online Reunion」,类似的网站相当多,包括若干年前流行的「Yahoo奇摩家族」、「Cityfamily」、「Google Friend Connect」、「Myspace」均具备类似功能。
住洛杉矶的沈先生,日前脸书的邀请好友名单,赫然发现几位阔别20余年的高中同学。仔细询问,才知台湾同学会刚结束,有人现场公开沈先生的脸书帐号,会后多人上网相认,他还辗转找到在南加的昔日同窗。「网路真令人惊喜,将认识的人逐一串起,世界还真小。」他欣喜谈道,经脸书牵线才知,手上一位业务客户是老同学的邻居,大家关系拉近后,谈生意更得心应手。
这类事情,随着社群网站崛起屡见不鲜,大多数人拥有推特、脸书帐号,建立个人履历时输入资料,即可交叉连线找到彼此。同样地,网站的封闭群组可召开网路同学会,旅居海外的华人可从群组浏览同学点滴、发表评论。定居美国30几年的Cliff陈,透过脸书的「中国海事专科学校」专页和老友们互动。除分享生活点滴,也讨论时事,偶尔贴陈年照片回味,师生的婚丧喜庆用脸书公告,大小事弹指搞定。
Peter 杨曾任高中同学会轮值总干事,他说:「以前光打电话、寄信、发电邮掌握同学会人数,就是门苦差事。少则数周、多则数月凑名单,万一场地或时间更换,又是一场灾难。」他说,现几乎人人有帐号,同学会异动或公告一发,大家可透过电脑、手机同步接收。「效率比以前好几倍,社群网站功德无量。」
不单拉近同学,利用网路维繫的同事、家族案例骤增。移民美国多年的Allen田,曾在台湾出版社工作,至今以社群网站和老友、老长官联络,偶有越洋邀稿的外快可赚,往来靠高效率网路搞定。同时,他在脸书架家族专页,用来张贴公告跟照片或影片,让住外州、台湾和大陆的所有家人分得知近况。
上搜寻引擎键入「网路同学会」或「Online Reunion」,类似的网站相当多,包括若干年前流行的「Yahoo奇摩家族」、「Cityfamily」、「Google Friend Connect」、「Myspace」均具备类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