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林毅夫温情喊话 似是而非
每当清明时节,林毅夫想回台湾一事就会在媒体热炒一番,今年也不例外。本来,落叶归根是华人的传统,返乡祭祖更是人之常情,但其中因为牵涉国军及林毅夫的温情喊话似是而非,造成许多误解。

林毅夫前后共有三个名字,在台湾出生成长阶段叫林正义,顶着台大学生光环投笔从戎改名林正谊,从金门叛逃敌营再改为林毅夫。无论名字怎么改,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在两岸军事对抗时期,背叛了生他养他的台湾,身为连长却夜奔敌营,曾对台湾民心士气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林毅夫顶着世界银行副总裁的头衔日前在华府会见媒体时表示,「如果他回台湾,会让高华柱觉得很尴尬,他可以再等。」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国际媒体面前,将昔日叛逃行为化做个人恩怨,既想回台不受法律制裁,还要做统战,想把好处全占尽了。

林毅夫宣称当年到中国大陆是追求理想,那是他的选择,后来成为知名经济学家,那是他的本事,但对当年的叛逃,託词为「两岸悲剧」;两个儿子只想认祖归宗,不愿返台服兵役。将法律问题转为政治问题,仍是想占尽好处,一点亏都不吃。

林毅夫就读台大农工系一年级时,投笔从戎,转入陆军官校44期毕业,1979年服役,林正谊奉派金防部284师上尉连长,驻守马山,距大陆解放军据点角屿仅约两公里,设有对大陆心战喊话的播音站,马山连长必须经常向视察前线的长官和外宾们简报,有「天下第一连」、「虎军部队连」称号。

林毅夫对当年的事一口咬定,没有长官受到牵连,也举出许多最后升到高官的例子,但也确实有人受到处分,甚至许多军官在事发三个月后「自动」退役。林毅夫没有对中华民国道歉,没有对台湾人民道歉,也没有对这些倒楣的当年同僚道歉。

2002年林毅夫因父丧表达返台奔丧意愿,同年前台北县议员金介寿等人告发林毅夫投敌,经立案侦办,以林毅夫仍犯「陆海空军刑法投敌罪」,并参照司法院释字第68号解释意旨,投敌犯罪行为仍在继续中,于2002年11月15日依法发布通缉,追诉时效自行为终了起算。国防部长高华柱称,林毅夫若回台湾,将依法办理,原因就在此。

两岸关系虽说和缓,双方也都释出善意,但中共自始至终未放弃武力犯台,且于「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明文规定,得对台湾地区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必要措施等武力作为」。因此,台湾国防部当然要视中共为「敌人」,林毅夫叛逃行为当然必须视为仍在继续中。

林毅夫事件不是政治问题,不论台湾未来走向是统是独,林正谊当年选择投奔大陆,林毅夫今天就必须自行承担应负的责任。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