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敦煌基金会成立 保护文化遗产
为帮助保护中国甘肃的敦煌佛窟,由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兹的继母倪密.盖兹(Mimi Gates)推动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敦煌基金会(DunHuang Foundation)近日宣告成立,该基金会的筹款目标为1亿元,全部用于支持敦煌古蹟保护和教育项目。倪密.盖兹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日前在华美人文学会接受本报专访。

盖兹是全美首屈一指的亚洲艺术专家,曾在耶鲁大学艺术展览馆和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担任馆长职务,同时,她还是位中国通,曾师从中国名媛张充和学习书法10年,她的中文姓就来自于14世纪大画家倪瓒,「我1962年开始学中文,当时我爸问我学中文有什么用,现在看来,这决定了我终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她曾促成了四川三星堆文物和中国瓷器国宝在美国的成功展出。退休后她将全部精力贡献在敦煌保护上。樊锦诗被称为「敦煌女儿」,从大学毕业就一直留在敦煌考古,至今已48年,现为敦煌研究院院长,她曾被「人物」杂志(People)评为2004年最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人物。两人因敦煌相识成为朋友,一起为保护敦煌四处奔走。

敦煌以其公元4至14世纪1000年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是中国首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谈起敦煌,倪密和樊锦诗都激动得溢于言表,樊锦诗说:「敦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的艺术史、佛教史和文化史,那石窟、彩塑、壁画,都美不胜收啊!」倪密说:「令人震惊(stunning),超大量的艺术作品集中在一起,传递出丰富的几千年的信息,融合中国、印度、罗马、伊斯兰等多种古代文化,让人不自觉地决定要保护它,为中国人、也为全世界后世子孙。」

可是,敦煌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以及传承的问题。在世人闻名前往敦煌的同时,那些洞中的壁画却因为曝露在人体废气以及空气侵蚀中掉色或剥落,于是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在莫高窟建立一个游客中心,用数字化的方式展示石窟中的内容,有了初步印象的游客再前往石窟参观,可以大大疏散游客密度,减少对文化的破坏,起到维护作用。该中心还将有邮局、银行、餐厅、购物区等设施,中心已经开始施工,预计2014年完工。敦煌基金会的作用之一就是为该中心筹款,倪密表示,「开放和保护要取得一个好的平衡,游客中心就是起这个作用」。

在问及中国年轻一代尚未对文物和历史理解或产生保护的兴趣,反而是海外人士主动提供援助时,樊锦诗认为国家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放松文化建设,应该加强相关教育以形成社会尊重文化和历史的风气,「要完整、可持续地保护文物」,希望都在年轻人身上。

从去年开始,倪密决定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在美国成立敦煌基金会,并获批为501C非营利性机构,支持者中包括了雅虎创办人杨致远、百人会发起人唐骝千等。同时,该基金会还对公众开放会员申请,会员每年捐款1万元至100元之间,可以参观不开放的洞窟、安排特殊参观行程等。

樊锦诗欢迎在海外民众传播敦煌的消息,关心敦煌的保护和发展,出谋画策,同时也解囊相助。有意成为基金会会员或捐款者可以寄信给Dunhuang Foundation,地址:250 Highland Avenue, Norwalk, CT 06854。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