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营破冰 期待水乳交融
中华民国立法院长王金平过境洛杉矶,拜会绿营大本营台湾会馆,尽管受到挺扁人士高喊「台奸」抗议,然而近年随着政党轮替更频繁,海外蓝、绿壁垒分明的界线或鸿沟,似乎逐渐模煳或弭平,虽未达水乳交融,至少不再「相看两厌」。
但部分侨民却「没那么乐观」,认为在「死硬派」强硬主张下,蓝绿要和解,不是那么容易。
「早期海外台侨,清一色是党外人士」,一位不愿具名的绿营人士指出,他在海外超过40年,参与无数党外活动,1970年代,当时台湾仍处戒严时期,许多无法在台湾发声的人到海外留学或就业,成了所谓「党外势力」。
该人士指出,大约在1976年、1977年,有一年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赛,海外党外人士与「吃国民党奶水」到海外的所谓「统派」人士更在球场上大打出手,主要是「一边拿着中华民国国旗,一边拿着台湾旗」,当时虽无所谓蓝绿,但双方可说水火不相容,至民进党在1986年组党后,气氛才慢慢和缓。
前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会长李秉信也表示,中美断交前,海外较大组织是由党外人士组成的「台湾同乡会」,处处针对国民党,也因此在国民党海工会辅导下,1978年,海外成立台湾同乡联谊会与之抗衡。他认为,直至第一次政党轮替2000年前,海外党内、党外人士都很对立。
前圣东台湾同乡会会长郑锡也表示,20、30多年前,大部分人参加台湾同乡会,名单都会「往上呈报」,许多「具有台独思想」的人多数成黑名单,「出得来,回不去」。
一位蓝营人士则指出,海外蓝、绿对立在2000年后,感觉比较缓和,主要原因,与部分过去「支持执政党(国民党)」的侨团,改「支持执政的民进党」有关,彼此之间的界线也较模煳。
然而郑锡却不认为「海外蓝绿关系有明显改善」。他说,1994年赵少康与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开始,当时双方大打族群牌,开始所谓蓝、绿,跟着海外也有了蓝、绿营,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在他认为双方对立更严重,主要选输的蓝营有危机感,对绿营更显敌对。
不仅如此,部分近年成立的社团,也悄悄出现「蓝、绿角力战」。郑锡说,近年成立的某同乡联谊会,绿营积极参与,即深怕「蓝营人士统统拿去」,甚至知名大学校友会,也曾有人问他「绿营是否要另起炉灶,或是积极参与分一杯羹」。
随着2008年政党再次轮替,海外蓝、绿温和派人士在一些活动中似乎逐渐「融合」,过去几年马英九、萧万长过境洛杉矶,侨宴上看得见亲绿人士,甚至台侨社团代表。28日王金平侨宴,颇具绿色彩的前台湾会馆董事长李木通、林国彦等人都现身,现任台湾会馆董事长王梅凤更坐上主桌。
尽管郑锡认为,王金平「本土色彩」较被绿营接受,加上他在立法院体系,绿营人士较敢出席,就如同李木通在王金平拜会台湾会馆后,正面肯定对蓝绿有「破冰」效果,在海外「大家都是美国人」的基调下,期待有朝一日,台湾乡亲能水乳交融。
但部分侨民却「没那么乐观」,认为在「死硬派」强硬主张下,蓝绿要和解,不是那么容易。
「早期海外台侨,清一色是党外人士」,一位不愿具名的绿营人士指出,他在海外超过40年,参与无数党外活动,1970年代,当时台湾仍处戒严时期,许多无法在台湾发声的人到海外留学或就业,成了所谓「党外势力」。
该人士指出,大约在1976年、1977年,有一年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赛,海外党外人士与「吃国民党奶水」到海外的所谓「统派」人士更在球场上大打出手,主要是「一边拿着中华民国国旗,一边拿着台湾旗」,当时虽无所谓蓝绿,但双方可说水火不相容,至民进党在1986年组党后,气氛才慢慢和缓。
前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会长李秉信也表示,中美断交前,海外较大组织是由党外人士组成的「台湾同乡会」,处处针对国民党,也因此在国民党海工会辅导下,1978年,海外成立台湾同乡联谊会与之抗衡。他认为,直至第一次政党轮替2000年前,海外党内、党外人士都很对立。
前圣东台湾同乡会会长郑锡也表示,20、30多年前,大部分人参加台湾同乡会,名单都会「往上呈报」,许多「具有台独思想」的人多数成黑名单,「出得来,回不去」。
一位蓝营人士则指出,海外蓝、绿对立在2000年后,感觉比较缓和,主要原因,与部分过去「支持执政党(国民党)」的侨团,改「支持执政的民进党」有关,彼此之间的界线也较模煳。
然而郑锡却不认为「海外蓝绿关系有明显改善」。他说,1994年赵少康与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开始,当时双方大打族群牌,开始所谓蓝、绿,跟着海外也有了蓝、绿营,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在他认为双方对立更严重,主要选输的蓝营有危机感,对绿营更显敌对。
不仅如此,部分近年成立的社团,也悄悄出现「蓝、绿角力战」。郑锡说,近年成立的某同乡联谊会,绿营积极参与,即深怕「蓝营人士统统拿去」,甚至知名大学校友会,也曾有人问他「绿营是否要另起炉灶,或是积极参与分一杯羹」。
随着2008年政党再次轮替,海外蓝、绿温和派人士在一些活动中似乎逐渐「融合」,过去几年马英九、萧万长过境洛杉矶,侨宴上看得见亲绿人士,甚至台侨社团代表。28日王金平侨宴,颇具绿色彩的前台湾会馆董事长李木通、林国彦等人都现身,现任台湾会馆董事长王梅凤更坐上主桌。
尽管郑锡认为,王金平「本土色彩」较被绿营接受,加上他在立法院体系,绿营人士较敢出席,就如同李木通在王金平拜会台湾会馆后,正面肯定对蓝绿有「破冰」效果,在海外「大家都是美国人」的基调下,期待有朝一日,台湾乡亲能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