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个财务陷阱丧偶者要避免
几乎没有任何痛苦可与失去配偶相比。痛上加痛的是,配偶逝世后又背上处理家庭财务的重负,通常多由茕茕孑立的遗孀承担。
纽约时报报导,妇女的寿命高于男性,许多妇女习惯与年长的男子结婚,所以她们常比丈夫活在世上更久。长期形成的家庭分工,也使丈夫成为家庭的理财支柱。结果导致很多遗孀不像已故丈夫那样,熟悉投资、保险和税务等各种金融理财。
遗孀即便精于家庭理财,也可能在丈夫甫逝后,深陷痛苦乃至绝望的复杂情感,对她将接掌家庭理财大权感到担忧。有些重要的理财决定需要很快做出,但匆忙拍板往往会缺乏理性,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丈夫过世后,遗孀会遇到哪些经济问题,Timberchase金融理财公司的忠告值得借鉴。她们只要牢记四点,便可避免许多经济陷井。
★匆忙决定。配偶去世一、两个月内,遗孀面临的理财要务,是必须继续支付帐单。如果健康保险是靠已故的丈夫,就要知道健保政策是否仍然有效。如果资金不够,就提取丈夫的寿险。
但任何事情都可稍候片刻,再做决定。丈夫刚刚离去,可能不是孀妇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佛罗里达州州Land O’Lakes镇理财师凯瑟琳.雷尔说﹕「有一天我填表,却忘了自己的社安号。我以前曾协助过遗孀,但当我成为遗孀时,才有了亲身体会,陷入悲痛不能自拔。」
也是遗孀的理财师珍妮佛.穆雷提出忠告,不要在丈夫刚过世之际,就马上做出不可更改的决定。
丈夫死后,遗孀可能获得大笔保险,未来的重大决定均将独自做出,她们也要继续今后的生活。比如遗孀以后若需更多的流动资金,但匆忙决定去付清房贷,日后的遗憾就会增多。
也有人趁火打劫,把遗孀视为猎物。许多遗孀渴望家庭的投资成为有保证的固定收入,所以便会不断遇到各种年金推销员,企图透过孀妇致富。遗孀即使熟悉年金,也要聘请独立和只收手续费的理财师办理。
★处置老宅。急于支付房贷产生的问题,就是仍在老房住可能不明智。即便房贷和地税仍可承受,但还有草坪、铲雪和无休止的房屋维修等需要打点,多数孀妇事先料想不到。
雷尔在丈夫2007年去世时,仍住在佛罗里达州的老屋,但她知道应该卖掉和搬走,「空空的老房子显得可怕」。
成年子女往往会劝孀居的母亲搬家,以与他们同住。雷尔说﹕「与儿子同住固然很好,但最好是先去长住一段时间,回来后再做权衡。」
★图谋财产。不光只是推销员把遗孀视为财源,她身边的人也可能怀有同样的企图。
成年儿女可能会趁机要求提前继承财产,跟母亲说「我们这么悲痛,你怎能拒绝我的要求」,或是唠叨「如果老爹还在,就会为我提供房屋首付」等。
跟子女很难说没有遗嘱,可让理财师或会计师替你说。如果愿立遗嘱,就要说明为何都是亲生子女,但继承的遗产多寡不一。
也会有男子来献殷勤,孀妇知道他们是盯上了她们的钱包。雷尔说﹕「他们以为我可能就是目标。我建议大家调查他们,我就做过犯罪调查,结果发现一男子有财产留置权,还破过产。」
问题不是说子女贪婪和老年男子贪财,而是遗孀在丈夫过世后勇敢地说不,并非自私的表现。
★亡夫幽灵。孀居之后,家庭预算和长期的理财计画几乎肯定会变。但许多丈夫生前立有遗嘱,在他们的身后仍继续有效。
他们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好意,却会被严重扭曲。纽约威廉斯维尔的理财师奥格雷说﹕「丈夫30年前立下的遗嘱,说财产只能放在AT&T股票和AAA级的国债中。」但现在已发生剧变,AT&T已不再垄断经营,政府的债信也遭调降。
奥格雷认为,不遵从遗嘱是与亡夫的幽灵较量,有的丈夫身后留下某公司的股票,且不准后人随便挪动。他们的遗孀或出于信任丈夫,或认为是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保护,便不敢轻易挪动。
纽约时报报导,妇女的寿命高于男性,许多妇女习惯与年长的男子结婚,所以她们常比丈夫活在世上更久。长期形成的家庭分工,也使丈夫成为家庭的理财支柱。结果导致很多遗孀不像已故丈夫那样,熟悉投资、保险和税务等各种金融理财。
遗孀即便精于家庭理财,也可能在丈夫甫逝后,深陷痛苦乃至绝望的复杂情感,对她将接掌家庭理财大权感到担忧。有些重要的理财决定需要很快做出,但匆忙拍板往往会缺乏理性,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丈夫过世后,遗孀会遇到哪些经济问题,Timberchase金融理财公司的忠告值得借鉴。她们只要牢记四点,便可避免许多经济陷井。
★匆忙决定。配偶去世一、两个月内,遗孀面临的理财要务,是必须继续支付帐单。如果健康保险是靠已故的丈夫,就要知道健保政策是否仍然有效。如果资金不够,就提取丈夫的寿险。
但任何事情都可稍候片刻,再做决定。丈夫刚刚离去,可能不是孀妇头脑最清醒的时刻。佛罗里达州州Land O’Lakes镇理财师凯瑟琳.雷尔说﹕「有一天我填表,却忘了自己的社安号。我以前曾协助过遗孀,但当我成为遗孀时,才有了亲身体会,陷入悲痛不能自拔。」
也是遗孀的理财师珍妮佛.穆雷提出忠告,不要在丈夫刚过世之际,就马上做出不可更改的决定。
丈夫死后,遗孀可能获得大笔保险,未来的重大决定均将独自做出,她们也要继续今后的生活。比如遗孀以后若需更多的流动资金,但匆忙决定去付清房贷,日后的遗憾就会增多。
也有人趁火打劫,把遗孀视为猎物。许多遗孀渴望家庭的投资成为有保证的固定收入,所以便会不断遇到各种年金推销员,企图透过孀妇致富。遗孀即使熟悉年金,也要聘请独立和只收手续费的理财师办理。
★处置老宅。急于支付房贷产生的问题,就是仍在老房住可能不明智。即便房贷和地税仍可承受,但还有草坪、铲雪和无休止的房屋维修等需要打点,多数孀妇事先料想不到。
雷尔在丈夫2007年去世时,仍住在佛罗里达州的老屋,但她知道应该卖掉和搬走,「空空的老房子显得可怕」。
成年子女往往会劝孀居的母亲搬家,以与他们同住。雷尔说﹕「与儿子同住固然很好,但最好是先去长住一段时间,回来后再做权衡。」
★图谋财产。不光只是推销员把遗孀视为财源,她身边的人也可能怀有同样的企图。
成年儿女可能会趁机要求提前继承财产,跟母亲说「我们这么悲痛,你怎能拒绝我的要求」,或是唠叨「如果老爹还在,就会为我提供房屋首付」等。
跟子女很难说没有遗嘱,可让理财师或会计师替你说。如果愿立遗嘱,就要说明为何都是亲生子女,但继承的遗产多寡不一。
也会有男子来献殷勤,孀妇知道他们是盯上了她们的钱包。雷尔说﹕「他们以为我可能就是目标。我建议大家调查他们,我就做过犯罪调查,结果发现一男子有财产留置权,还破过产。」
问题不是说子女贪婪和老年男子贪财,而是遗孀在丈夫过世后勇敢地说不,并非自私的表现。
★亡夫幽灵。孀居之后,家庭预算和长期的理财计画几乎肯定会变。但许多丈夫生前立有遗嘱,在他们的身后仍继续有效。
他们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好意,却会被严重扭曲。纽约威廉斯维尔的理财师奥格雷说﹕「丈夫30年前立下的遗嘱,说财产只能放在AT&T股票和AAA级的国债中。」但现在已发生剧变,AT&T已不再垄断经营,政府的债信也遭调降。
奥格雷认为,不遵从遗嘱是与亡夫的幽灵较量,有的丈夫身后留下某公司的股票,且不准后人随便挪动。他们的遗孀或出于信任丈夫,或认为是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保护,便不敢轻易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