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珊迪受灾户 感恩慈济献爱心
感恩节前夕,慈济基金会纽约分会陆续收到许多曾在去年珊迪风灾后接受援助的受灾户寄来的卡片与捐款,累积至今已达上百封、6000余元,其中许多指定捐助菲律宾的海燕风灾。这些来信,每封都由「慈济少年」亲笔回信。阳光白云映衬莲花,卡片上印着「感恩」,少年志工们也从中学习助人为乐。特别的是,有些不认识慈济的灾民,也许只记得急救现金卡上的「With Love」两字,便以此为收信人姓名。负责处理这些来信的志工周芳苑表示,阅读信中字句,感觉行善的种子已在这些「感恩户」心中萌芽。「慈济的扑满竹筒仍在我家厨房的桌上,每天提醒我们受到多少祝福。犹太人藉捐赠金钱为病人祈福,我们每天定时将零钱投入竹筒,感觉像传递一股治疗的能量给需要的人」,「我的社区有许多家园尚未重建,但我是幸运的一员。菲律宾风灾让我们思考如何回报,我希望能捐更多,也打算每年捐款。」也有长岛Oyster Bay的受灾户杨先生来信「谢谢你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关怀与援助,希望你将这笔捐款继续用于需要的人。」曾多次在灾区参与物资发放,周芳苑还记得去年感恩节在布碌崙一间教堂的大型发放,一部部校车载来550多户灾民,其中多数无法在家过节。但一年过去了,多数来信者的生活仍未恢復原状,「许多信的笔迹颤抖,应该是老人,」还有人寄来善款的消费明细表现诚意。作为慈济持续关怀的一部分,少年志工藉「一人一卡」活动送上问候。「我们乐于行善,感谢你的来信。如果仍需要帮助,请与我们联络。因为有你,世界变得更温暖」卡片空白处,志工还画了一只环抱爱心的小鸟,写上「散布关爱」。志工回忆,前一次感受到类似的回馈,是911事件復原后,许多受助者或其家人加入成为志工。10月底在史泰登岛及康尼岛等地的珊迪一周年纪念活动,许多当时的灾民齐聚,手持蜡烛参与不同宗教的祈福仪式。活动有八种语言翻译,许多西语裔、巴基斯坦裔及无证移民观看救灾纪录片时落泪,或将当初领回的竹筒带来捐献,让志工们印象深刻。慈济的许愿树也被主办单位採纳,烛光照耀下,树枝挂着一片片用不同语言写下心愿的菩提叶,活动后种植于灾区,作为永久纪念。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