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赛 华生团队夺双冠
第13届机器人比赛纽约区预赛9日在曼哈坦中城贾维茨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大型机器人竞赛(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简称FRC)和小型机器人竞赛(FTC)的冠军皆由以华生为骨干的队伍夺得,取得前往圣路易参加世界总决赛的入场券。史岱文森高中获得大机器人赛冠军,朱嘉琪获颁大会最高个人荣誉;皇后区新鲜草原课后培训中心RoboMindTech的「Robotron」队获得小机器人冠军。
亲手从焊接、上螺丝、切割木板、到编写电脑软体,制造出可以精准的丢飞盘、推物、转弯、捡拾物品和拥有感应光线的机器人。这听起来像大学生的研究计画,然而这个又需动手又费脑力的活动逐渐在亚裔初高中生中形成风潮。「鼓励及认识科学技术」(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FIRST)主办的这一比赛,众多高中的队伍中都有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学生的身影。
大型机器人竞赛最终由华生领军的曼哈坦下城区明星高中史岱文森(Stuyvesant) 高中、康州的传统强队Connetquot高中及长岛的黑马Bryant高中组成的联军,以復仇者之姿过关斩将,夺得冠军。冠军争夺赛十分激烈,六个代表队分成红蓝两组,令其设计的机器人在场内从地上及补给处获得飞盘,将其射入指定篮中,过程中还要防御对手,最后还需让机器人爬上铁架,难度相当高。屈居亚军的哈林区Frederick Douglass学院获颁大赛荣誉大奖。
小型机器人竞赛的总冠军则是由来自皇后区新鲜草原课后培训中心RoboMindTech的「Robotron」队伍夺得,华裔詹益德(Justin Chan)、陈旭为队中主将。陈旭的父亲陈跃潜表示,这次RoboMindTech培训中心派出的「Robotron」、「Robobeta」、及「Roborockets」三队都闯入决赛、取得傲人佳绩。
史岱文森指导老师Rafel Colon表示,今年的最新比赛规则也是1月5日才通知各参赛队伍,他们的准备时间仅有六周。从初期的成员招募、筹款、机器人蓝图设计、软体制作、到实务操作等涉及多方领域的难题,几乎都是由学生们独立完成。老师和家长都很吃惊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亲眼目睹学生透过动手、动脑制作机器人,开发智力、发掘科技潜力的过程十分动人。
史岱文森高中机器人队的骨干几乎皆由华裔学生组成,「市场部」队长曾丽如介绍,她们的机器人团队有30多个成员,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筹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透过比赛她增进了社交技巧及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自己做决定并独立解决问题。这是曾丽如第三次参加比赛,她自豪表示该校机器人队为大纽约地区人人设为目标的传统强队,成军13年已七次打入世界总决赛,最高战绩为准决赛,该校最高排名曾位列世界第二。
打破机械是男孩子世界的刻板印象,第四年参赛的 「工程部」队长朱嘉琪获颁大会最高个人荣誉,表示他十分热爱机器人科学,亲手制作机器人「生命」的过程给了她巨大的成就感,是项非常有趣却充满挑战的工作。目前就读12年级的朱嘉琪已经四次参加机器人大赛,今秋将赴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电机工程,昨日听闻获奖时喜极而泣,表示昨日的比赛全队都感到十分紧张,压力很大,此次获奖,也是对所有队员辛苦努力的奖励。
身为四位代表队成员之一的王凌飞则为「软体部」核心战力、身负在比赛现场操控机器人进行投掷飞盘、冲撞敌队机器人、和悬挂栏杆的重任;对软体设计驾轻就熟的王凌飞却对政治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今年秋季能申请在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攻读政治科学。
亲手从焊接、上螺丝、切割木板、到编写电脑软体,制造出可以精准的丢飞盘、推物、转弯、捡拾物品和拥有感应光线的机器人。这听起来像大学生的研究计画,然而这个又需动手又费脑力的活动逐渐在亚裔初高中生中形成风潮。「鼓励及认识科学技术」(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FIRST)主办的这一比赛,众多高中的队伍中都有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学生的身影。
大型机器人竞赛最终由华生领军的曼哈坦下城区明星高中史岱文森(Stuyvesant) 高中、康州的传统强队Connetquot高中及长岛的黑马Bryant高中组成的联军,以復仇者之姿过关斩将,夺得冠军。冠军争夺赛十分激烈,六个代表队分成红蓝两组,令其设计的机器人在场内从地上及补给处获得飞盘,将其射入指定篮中,过程中还要防御对手,最后还需让机器人爬上铁架,难度相当高。屈居亚军的哈林区Frederick Douglass学院获颁大赛荣誉大奖。
小型机器人竞赛的总冠军则是由来自皇后区新鲜草原课后培训中心RoboMindTech的「Robotron」队伍夺得,华裔詹益德(Justin Chan)、陈旭为队中主将。陈旭的父亲陈跃潜表示,这次RoboMindTech培训中心派出的「Robotron」、「Robobeta」、及「Roborockets」三队都闯入决赛、取得傲人佳绩。
史岱文森指导老师Rafel Colon表示,今年的最新比赛规则也是1月5日才通知各参赛队伍,他们的准备时间仅有六周。从初期的成员招募、筹款、机器人蓝图设计、软体制作、到实务操作等涉及多方领域的难题,几乎都是由学生们独立完成。老师和家长都很吃惊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亲眼目睹学生透过动手、动脑制作机器人,开发智力、发掘科技潜力的过程十分动人。
史岱文森高中机器人队的骨干几乎皆由华裔学生组成,「市场部」队长曾丽如介绍,她们的机器人团队有30多个成员,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筹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透过比赛她增进了社交技巧及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自己做决定并独立解决问题。这是曾丽如第三次参加比赛,她自豪表示该校机器人队为大纽约地区人人设为目标的传统强队,成军13年已七次打入世界总决赛,最高战绩为准决赛,该校最高排名曾位列世界第二。
打破机械是男孩子世界的刻板印象,第四年参赛的 「工程部」队长朱嘉琪获颁大会最高个人荣誉,表示他十分热爱机器人科学,亲手制作机器人「生命」的过程给了她巨大的成就感,是项非常有趣却充满挑战的工作。目前就读12年级的朱嘉琪已经四次参加机器人大赛,今秋将赴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电机工程,昨日听闻获奖时喜极而泣,表示昨日的比赛全队都感到十分紧张,压力很大,此次获奖,也是对所有队员辛苦努力的奖励。
身为四位代表队成员之一的王凌飞则为「软体部」核心战力、身负在比赛现场操控机器人进行投掷飞盘、冲撞敌队机器人、和悬挂栏杆的重任;对软体设计驾轻就熟的王凌飞却对政治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今年秋季能申请在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攻读政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