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专家卢颀渌 终身成就奖
由美国及加拿大西部的医院组成的「西方临床调查协会」(Western Society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日前宣布,选出南加大医学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华裔教授卢颀渌(Shelly Lu)为终身成就奖Mayo Soley Award得主,明年1月将在年会颁奖。
由于该奖得主大多是60、70岁教授,现年55岁的卢颀渌说,刚获悉得奖时,感到怪怪的(weird),尔后才知道是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她在2005年也曾获该协会颁赠「杰出调查奖」(Outstanding Investigator Award)。
南加大医学院毕业生、目前为住院医师的何琳达说,很少看到医学院教授会教书又会看病及研究。
17岁从台湾以外国学生身分来美就读洛杉矶加大生物系的卢颀渌,以全A4.0成绩毕业,顺利进入洛杉矶加大医学院。选择专攻肠胃科,并于1990年接受南加大医学院教职。
在肝癌和大肠癌享有盛誉的卢颀渌,从国家卫生总署(NIH )获得研究经费仍一再破纪录,每年至少获70、80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研究经费。大部分用在肝癌药物治疗研究,一个用在大肠癌研究。
她的研究常发表在医学专业期刊,过去五年并出任期刊「肝病」(Hepatology)副主编。研究主要集中在S-腺甘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亦称活性甲硫氨酸)对大肠癌和肝癌的预防和治疗。针对动物的研究发现,这种化学物质能杀死癌细胞与缩小肿瘤大小。她说,物质在欧洲已成为处方药,在美国仍属补充健康食品,这与要研发成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核准的处方药,尚须经临床实验等昂贵又冗长程序。
虽然该物质证明对治疗肝癌有效,卢颀渌强调,仍须经临床实验,才能确认用多少剂量才能真正有效治疗病患。
由于肝病在中国与台湾颇流行,她希望能找到当地合作单位,为治疗肝病提供贡献。能说一口流利台语的卢颀渌,也能说一口京片子。原来她祖籍福建,父亲曾定居北京,因此口音受到父亲影响。
由于该奖得主大多是60、70岁教授,现年55岁的卢颀渌说,刚获悉得奖时,感到怪怪的(weird),尔后才知道是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她在2005年也曾获该协会颁赠「杰出调查奖」(Outstanding Investigator Award)。
南加大医学院毕业生、目前为住院医师的何琳达说,很少看到医学院教授会教书又会看病及研究。
17岁从台湾以外国学生身分来美就读洛杉矶加大生物系的卢颀渌,以全A4.0成绩毕业,顺利进入洛杉矶加大医学院。选择专攻肠胃科,并于1990年接受南加大医学院教职。
在肝癌和大肠癌享有盛誉的卢颀渌,从国家卫生总署(NIH )获得研究经费仍一再破纪录,每年至少获70、80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研究经费。大部分用在肝癌药物治疗研究,一个用在大肠癌研究。
她的研究常发表在医学专业期刊,过去五年并出任期刊「肝病」(Hepatology)副主编。研究主要集中在S-腺甘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亦称活性甲硫氨酸)对大肠癌和肝癌的预防和治疗。针对动物的研究发现,这种化学物质能杀死癌细胞与缩小肿瘤大小。她说,物质在欧洲已成为处方药,在美国仍属补充健康食品,这与要研发成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核准的处方药,尚须经临床实验等昂贵又冗长程序。
虽然该物质证明对治疗肝癌有效,卢颀渌强调,仍须经临床实验,才能确认用多少剂量才能真正有效治疗病患。
由于肝病在中国与台湾颇流行,她希望能找到当地合作单位,为治疗肝病提供贡献。能说一口流利台语的卢颀渌,也能说一口京片子。原来她祖籍福建,父亲曾定居北京,因此口音受到父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