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推动华埠BID 陈作舟剧瘦25磅
一封封邮件,一份份解释材料,一场场公听会,这每一点每一滴都记录了华埠商业改进区(BID)成立的不易,见证了每一个艰辛的时刻。从四年前的开始讨论成立BID,到昨日的市议会全体大会通过,这1000多个日夜对一直努力推动BID的人们来说,是不会忘却的记忆,是建设更美好未来的动力。陈作舟、雷光达、刘Ervin、陈倩雯、李奇峰、郑石、郑棋等,他们的名字,值得被华埠民众永远记住。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CPLDC)行政总监陈作舟是华埠BID成立的「最大功臣」恐怕不为过。本来就很清瘦的陈作舟,这大半年来更是瘦了25磅,他曾经引用约翰蓝侬的歌词「你可以说我是发梦者,但我并不孤单,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他的热情和梦想支持着他一路走来,每一个与BID有关的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每说五句话其中必有一句会提到BID。在市议会通过华埠BID投票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北卡参加全世界BID研讨会,为将来的华埠BID 「取经」。

两年前去世的新美贷款银行老总刘Ervin,也是华埠BID主导委员会的前任主席,他曾经追着一个反对者问「这是件好事,你为何反对?」,又一间一间地寻访楼宇业主,与人仔细讲解BID的好处。

雷光达和郑石,当年与黄攀娇等一起提议成立CPLDC,在九一一以后以一个团体的形式,为华埠向下城发展公司(LMDC)申请到了清洁费用。多年以后,他们又为华埠成立BID而东奔西走,从不言回报。

前任市议员郭亚伦身为另一BID的委员,却不支持相邻的华埠成立BID。但是华埠第一位华裔市议员陈倩雯不仅支持BID,更不畏社区反对声,经常亲自出席有关BID的活动,为支持者们打气,常常坐满整场数个小时的会议。

功臣们还有很多,在CPLDC成立之前自费请人打扫华埠的李奇峰等社区人士,成立了清洁华埠协会(Council for a Cleaner Chinatown);一听说成立华埠BID就积极表示支持并发动福建社区力量相挺的郑棋;还有前中华公所主席陈玉驹、联合珠宝业者支持BID的岑灼槐等,这个名单很长很长,华埠的后代会记住他们。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