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30年奋斗梦想成真市大华埠分校启用
旧金山华人社区为之奋斗30多年的市立大学华埠/北区岸分校,全新大楼上月15日正式开课,9月21日傍晚举行正式的剪綵仪式,逾300名嘉宾庆祝社区共同合作努力取得的成果。在舞狮和鞭炮声中,为美国华人历史刻下新的里程碑。

主持剪綵仪式嘉宾有旧金山市长李孟贤、市立大学代理总校长费雪(Pamila Fisher)、校董会主席罗索(John Rizzo)、副主席格略(Anita Grier)、校董黄松铮、吴文乐和杰克逊(Chirs Jackson)、华埠分校校长谢明华等。李孟贤表示,建校走过漫长的道路,成果来得不容易,犹如国际旅馆和平园公屋一样。老一代不希望下一代继续从事农夫、餐馆等低收入工作,教育是年轻人成功的途径。他特别提到社区梦想成真,主要是校董黄松铮不畏强权站出来,社区人士谢国器和王灵智等许多人努力。他认为,新校舍虽然落成,并不表示工作已完成,今后还要为该校的财政预算费心,希望校董会、老师及各界人士继续努力合作。

市大校董黄松铮过去18年担任同一职位,是因为兴建华埠分校理想尚未实现。他表示,这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任务。1995年宣誓就任校董后,兴建华埠分校一直是他第一优先的工作目标。他将建校计画告诉他人时,换来「无钱」、「无地」,谈何容易的回应。建校过程中经历了申请和寻觅经费、无数的会议和公听会,更面临多场诉讼威胁。黄松铮强调,先侨早年来美建筑铁路,想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今日在华埠兴建了一幢全新的大学大楼。

70年代担任市立大学校董的邓孟诗法官认为,分校的落成,是华人社区的天大喜事。当年争取租到Filbert街小学校舍,用于市大华埠分校校址时,就认为是临时性措施,而兴建永久性校舍,一直是社区的愿望。建校成功主要是华人社区大团结,重视教育的华人排除政治分歧,破天荒共同合作,「左中右」目标一致,才有今天的成就。

市大华埠分校新教学大楼位于Kearny街800号,在Washington拐弯处,14层楼,服务逾7500名学生。另一幢位于Washington街、距新大楼不远的四层教学楼,明年春季启用。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