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睹日军暴行 梅森史维会铁桿
年届髦耋的老美弗兰克‧梅森(Frank Mason)是圣地牙哥「列强侵华史实维护会」(APHAFIC)最积极的会员之一。无论是声讨日本侵略罪行的集会,还是缅怀美国援华「飞虎队」(Flying Tigers)的讲座,他都从不缺席。
弗兰克‧梅森的人生充满传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身分驻扎在中国上海。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日双方激战上海,当时尚未对日宣战的美国为避免捲入冲突,将人数不多的上海驻军撤往菲律宾。没想到日本得寸进尺,又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兵戎相见。
弗兰克‧梅森所在的部队这时驻守马尼拉附近的科雷吉多尔(Corregidor)要塞,1942年初,日军以优势兵力勐攻此地,美菲联军坚守到同年5月,终于被迫投降。梅森与数万名袍泽就在这里当了日军的俘虏。
战时的日本劳动力异常匮缺,日军将一批盟军战俘押回本国充当奴工。梅森也被塞进货轮的大统舱,从菲律宾运到日本岐阜县飞驒山下的神冈町开採铅矿。高强度的劳动、食不果腹的生活摧残着战俘们的健康,很多人永远倒在了矿井,但梅森顽强地活到了日本战败,才被美军救出。
未几韩战烽火又起,已经回到海军陆战队继续服役的梅森再次踏上战场。在朝鲜半岛服役三年,直至战争结束,才以陆战队上校军阶退役。
作为日本军队战时残暴行径的见证者,梅森对日本政客拒不向亚洲受害国道歉深感气愤,对日本教科书窜改历史,否认「皇军」大量杀戮平民、强徵「慰安妇」更加不能容忍。正是为了讨还公道,发出正义的唿声,他参加了「史维会」,与华人朋友站在同一战线。
弗兰克‧梅森的人生充满传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身分驻扎在中国上海。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日双方激战上海,当时尚未对日宣战的美国为避免捲入冲突,将人数不多的上海驻军撤往菲律宾。没想到日本得寸进尺,又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兵戎相见。
弗兰克‧梅森所在的部队这时驻守马尼拉附近的科雷吉多尔(Corregidor)要塞,1942年初,日军以优势兵力勐攻此地,美菲联军坚守到同年5月,终于被迫投降。梅森与数万名袍泽就在这里当了日军的俘虏。
战时的日本劳动力异常匮缺,日军将一批盟军战俘押回本国充当奴工。梅森也被塞进货轮的大统舱,从菲律宾运到日本岐阜县飞驒山下的神冈町开採铅矿。高强度的劳动、食不果腹的生活摧残着战俘们的健康,很多人永远倒在了矿井,但梅森顽强地活到了日本战败,才被美军救出。
未几韩战烽火又起,已经回到海军陆战队继续服役的梅森再次踏上战场。在朝鲜半岛服役三年,直至战争结束,才以陆战队上校军阶退役。
作为日本军队战时残暴行径的见证者,梅森对日本政客拒不向亚洲受害国道歉深感气愤,对日本教科书窜改历史,否认「皇军」大量杀戮平民、强徵「慰安妇」更加不能容忍。正是为了讨还公道,发出正义的唿声,他参加了「史维会」,与华人朋友站在同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