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中国娃 Marasco用情深
「中国儿童收养家庭协会」南加分部现任共同会长Judy Marasco曾旅居中国六年多,讲得一口流利中文,北京更是她心目中的「第二故乡」,与八岁的中国女儿陈晓萍感情至深。「在孩子面前 绝口不提『遗弃』(abandon)这个字,对孩子的问题坦诚以答,但非常注意孩子的感受」,是Marasco与女儿谈论领养话题的原则,也是许多领养父母都有的默契。
Marasco从1985年起,在江西教了两年英文,1992年重返北京,在中科院英语教育中心教授两年英文后,1994年又返回北京学习、工作两年,「最爱北京,那是我的第二故乡」。旅居中国期间,Marasco就注意到因计画生育所导致的遗弃女婴问题,从那时起萌生要收养中国女孩的念头。「在圣塔蒙尼卡学院获得教职后,我最开心的是自己有一份稳定收入,可以支持我领养孩子了」。
2005年,Marasco从广西领养了当时只有一岁的陈晓萍,开始做单亲妈妈,教育女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送女儿去洛杉矶加大学习中国舞蹈。对领养的话题,Marasco也不忌谈,「保持坦诚、开放」,是她对待女儿提问所持的态度。
「等女儿长大一点,如果她想回去,想寻找亲生父母,我一定会全力支持她」。陈晓萍性格开朗活泼,但Marasco也懂得女儿的心事,「两年前,她看着门上贴着的招财童子、童女画像,突然开始哭起来,她对我说,很想念爸爸,那时候我就知道,其实她很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
「女儿有时候也会摸着我的肚子说,如果她是我亲生的,该有多好。她常常要我像抱着婴儿一样抱她、哄她,她和我撒娇。有了这个女儿,我甚至不觉得自己还需要再生孩子」。
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观念下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中国女孩,领养母亲如何向她解释,中国文化是值得学习与热爱?Marasco表示,她在女儿面前从不用「遗弃」这个词,她会告诉女儿,「你的亲生父母有他们的计画,他们无法好好将你抚养大,所以才不得不送走你」。
Marasco表示, 绝口不提「遗弃」字眼,也是许多领养家庭都有的默契。
Marasco从1985年起,在江西教了两年英文,1992年重返北京,在中科院英语教育中心教授两年英文后,1994年又返回北京学习、工作两年,「最爱北京,那是我的第二故乡」。旅居中国期间,Marasco就注意到因计画生育所导致的遗弃女婴问题,从那时起萌生要收养中国女孩的念头。「在圣塔蒙尼卡学院获得教职后,我最开心的是自己有一份稳定收入,可以支持我领养孩子了」。
2005年,Marasco从广西领养了当时只有一岁的陈晓萍,开始做单亲妈妈,教育女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送女儿去洛杉矶加大学习中国舞蹈。对领养的话题,Marasco也不忌谈,「保持坦诚、开放」,是她对待女儿提问所持的态度。
「等女儿长大一点,如果她想回去,想寻找亲生父母,我一定会全力支持她」。陈晓萍性格开朗活泼,但Marasco也懂得女儿的心事,「两年前,她看着门上贴着的招财童子、童女画像,突然开始哭起来,她对我说,很想念爸爸,那时候我就知道,其实她很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
「女儿有时候也会摸着我的肚子说,如果她是我亲生的,该有多好。她常常要我像抱着婴儿一样抱她、哄她,她和我撒娇。有了这个女儿,我甚至不觉得自己还需要再生孩子」。
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观念下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中国女孩,领养母亲如何向她解释,中国文化是值得学习与热爱?Marasco表示,她在女儿面前从不用「遗弃」这个词,她会告诉女儿,「你的亲生父母有他们的计画,他们无法好好将你抚养大,所以才不得不送走你」。
Marasco表示, 绝口不提「遗弃」字眼,也是许多领养家庭都有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