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湾瘦肉精公卫事件一览
1980年代,瘦肉精克伦特罗由浙江大学学者许梓荣引进中国大陆。
1997年,农业部年发文禁止瘦肉精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
2006年3月,广东东莞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导致六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
2006年9月,产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上海九个区、336人次中毒。
2009年12月,商务部禁止进出口莱克多巴胺。
2009年,安徽雨润集团午餐肉和腊肉检出含有瘦肉精,问题产品被全部召回并销毁。
2011年3月,河南双匯集团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不检测猪肉瘦肉精,导致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流入双匯肉类制品工厂。河南瘦肉精案牵涉生产、销售和生猪饲养、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涉案人数114名,在审结113人中,刑罚最重者被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
台湾
2006年10月,中华民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公告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等四种受体素为动物用禁药,养猪户一旦被查获使用禁药,可依法处四个月有期徒刑。
2007年,台湾检验出部分美国进口的猪肉含有瘦肉精,而后又检验出少数台湾本土猪肉含有瘦肉精。
2007年8月,卫生署及农委会宣称瘦肉精吃了没问题、所有动物都可用,决定解禁瘦肉精,并订出残留标准,在国内猪农及健康团体的压力下,又一度改为进口肉品可添加、本土肉品不可添加 ,最后在猪农抗议下,取消开放瘦肉精 。
2011年,再度传出自美国进口到台湾的美国牛肉,被验出含有瘦肉精。监察委员表示,已经针对主管机关展开调查。美国在臺协会对台湾检验瘦肉精标准表态,希望修订放宽检验标准。
2012年2月,马英九连任总统成功后指示新内阁研议开放美国肉类进口台湾问题及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引起台湾猪农不满,台湾养猪协会决定3月8日号召2万人北上反对解禁瘦肉精。(记者骆舒娴整理)
1997年,农业部年发文禁止瘦肉精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
2006年3月,广东东莞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导致六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
2006年9月,产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上海九个区、336人次中毒。
2009年12月,商务部禁止进出口莱克多巴胺。
2009年,安徽雨润集团午餐肉和腊肉检出含有瘦肉精,问题产品被全部召回并销毁。
2011年3月,河南双匯集团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不检测猪肉瘦肉精,导致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流入双匯肉类制品工厂。河南瘦肉精案牵涉生产、销售和生猪饲养、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涉案人数114名,在审结113人中,刑罚最重者被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
台湾
2006年10月,中华民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公告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等四种受体素为动物用禁药,养猪户一旦被查获使用禁药,可依法处四个月有期徒刑。
2007年,台湾检验出部分美国进口的猪肉含有瘦肉精,而后又检验出少数台湾本土猪肉含有瘦肉精。
2007年8月,卫生署及农委会宣称瘦肉精吃了没问题、所有动物都可用,决定解禁瘦肉精,并订出残留标准,在国内猪农及健康团体的压力下,又一度改为进口肉品可添加、本土肉品不可添加 ,最后在猪农抗议下,取消开放瘦肉精 。
2011年,再度传出自美国进口到台湾的美国牛肉,被验出含有瘦肉精。监察委员表示,已经针对主管机关展开调查。美国在臺协会对台湾检验瘦肉精标准表态,希望修订放宽检验标准。
2012年2月,马英九连任总统成功后指示新内阁研议开放美国肉类进口台湾问题及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引起台湾猪农不满,台湾养猪协会决定3月8日号召2万人北上反对解禁瘦肉精。(记者骆舒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