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参与大选:民主代价太昂贵
南加大四名中国留学生加入亚美政联(CAUSE)实习项目,打电话鼓励选民投票并回答问题,近距离见识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她们说,过去只从国内教科书了解美国政治,现在是从美国社会基层观察美国政治,美国政治的优、缺点一览无遗,「美国虽然实行民主,但其实也有很多人不懂选举流程」。
陈澜、王海玲、张文怡和王秀之四人为南加大公共政策学院一年级研究生,才到美国三个月就加入选民服务行列,每周花10到15小时,协助亚美政联向华裔选民解释投票流程和提案内容。亚美政联主席胡泽群表示,语言隔阂是新移民和年长者投票率低的原因之一,该组织很需要会说中文的人帮忙,对四人来说,也是学以致用的难得机会。
四人对两党和选举大致了解,但为在电话上用最简短的话向选民解释很复杂的内容,她们事前还作了很多功课,像加州11项提案就曾让她们伤透脑筋。
王海玲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但有很多人不了解选举程序,很多人都会受媒体影响,感觉民意一直在变,选举结果只不过反映当下政治气氛。她说,美国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镜的地方,像候选人会向选民提出政见、候选人间会公开辩论,让大家选择赞成或反对。
张文怡观看美国总统辩论转播后认为,真理愈辩愈明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候选人一直相互攻击,根本有理说不清,「但至少是个让更多人了解双方政见的好平台」。她表示,中美国情不同,中国城乡差异大,整体国民素质不如美国,制度也还不健全,缺乏实施民主的条件。
清华大学毕业的王秀之表示,民主的代价很昂贵,美国选举好像比谁钱多,如果将砸在竞选活动的钱去投入教育或社福,「不是更有效率吗?」
四人学社会、经济、法律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有志于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她们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她们选择到美国学习。
陈澜、王海玲、张文怡和王秀之四人为南加大公共政策学院一年级研究生,才到美国三个月就加入选民服务行列,每周花10到15小时,协助亚美政联向华裔选民解释投票流程和提案内容。亚美政联主席胡泽群表示,语言隔阂是新移民和年长者投票率低的原因之一,该组织很需要会说中文的人帮忙,对四人来说,也是学以致用的难得机会。
四人对两党和选举大致了解,但为在电话上用最简短的话向选民解释很复杂的内容,她们事前还作了很多功课,像加州11项提案就曾让她们伤透脑筋。
王海玲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但有很多人不了解选举程序,很多人都会受媒体影响,感觉民意一直在变,选举结果只不过反映当下政治气氛。她说,美国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镜的地方,像候选人会向选民提出政见、候选人间会公开辩论,让大家选择赞成或反对。
张文怡观看美国总统辩论转播后认为,真理愈辩愈明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候选人一直相互攻击,根本有理说不清,「但至少是个让更多人了解双方政见的好平台」。她表示,中美国情不同,中国城乡差异大,整体国民素质不如美国,制度也还不健全,缺乏实施民主的条件。
清华大学毕业的王秀之表示,民主的代价很昂贵,美国选举好像比谁钱多,如果将砸在竞选活动的钱去投入教育或社福,「不是更有效率吗?」
四人学社会、经济、法律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有志于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她们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她们选择到美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