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CityTime案 厂商赔5亿
存在拖延工期及贪污问题的CityTime工程案件,14日终于画上圆满句号,负责开发此工程的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AIC)公司将向纽约市支付高达5亿元的赔偿金。

市长彭博、市议会和市主计长办公室昨日分别召开记者会,宣布这一信息,并称赞各自部门在此案中起到的作用。此案被认为是彭博任期内的巨大丑闻,彭博的记者会并没有邀请一直追查CityTime工程的市主计长刘醇逸,而是请了正在调查刘醇逸筹款案件的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巴拉拉(Preet Bharara)与市调查局局长Rose Gill Hearn「同享功劳」。

CityTime工程是由市府请SAIC公司开发的一种计时器,用于计算市府员工的工时,市府薪资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Payroll Administration,OPA)将根据这个计时器的工时纪录给员工支薪。该工程2000年与市府签约时预计花费6800万元,但到2010年刘醇逸上任时,发现该项工程迟迟没有完工,市府已支付给该公司5亿8900万元,加上支付给次级合同商的费用,整个工程已经耗资7亿余元。为此,他要求市府停止给该工程继续支付费用,并要求SAIC公司尽快完成开发工作。去年,SAIC公司和次级合同商TechnoDyne公司的多位人员因洗钱和欺诈等罪名被捕,原OPA主管Joel Bondy辞职。

彭博在记者会表示,他在6月致信给SAIC公司,要求该公司返还市府支付给CityTime工程的所有费用。他强调市府对腐败是「零容忍」,他的市府团队是「纽约市历史上最清廉的团队」,他特别感谢巴拉拉和Hearn对该案的追查。同时他感谢刘醇逸「在让系统保持运作和调查工作中,他是个称职的伙伴(instrumental partner)」。

在刘醇逸召开的记者会上,他表示没有收到市长或检察官邀请出席市长记者会。他认为造成CityTime工程贪污案的原因是「不幸的管理不当和腐败」,更不幸的是CityTime并不是纽约市唯一的腐败工程。他警告与市府做生意的公司,不能罔顾市府的警告或在法律漏洞中寻找机会,市府不会容忍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记者问到是否因为追查CityTime工程得罪了当权派而导致自己的竞选筹款被联邦调查局盯上时,刘醇逸没有正面回答。他表示主计长办公室恪尽职守,将继续审查市府签出的合同,推动市府合同的电子化过程,以便及时审查合同商和次级合同商的费用支付,防止类似CityTime工程事件再出现。

在市议会的新闻会上,市议员詹姆斯(Letitia James)表示,自己2008年任市议会合同委员会(Committee on Contracts)主席时发现了CityTime工程问题,并为此召开了三次公听会,刘醇逸当时是该委员会的成员,所以在刘醇逸当选主计长后,她就要求刘醇逸继续追查此案。市议长柯魁英认为CityTime工程案更说明了应尽快通过「超支曝光法案」(Cost Overrun Disclosure Bill,Intro 707A)的重要性,该案要求市府合同超支10%时,要立刻通知市议会。

这次SAIC赔偿市府5亿元,可以一解市预算紧张的困扰。市议员陈倩雯和顾雅明希望彭博可以不再削减给托儿所、青少年课后服务、图书馆、暑期工计画、消防局等多项民生服务的拨款。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