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脏 每周吃鱼效果胜鱼油
许多人日常口服保健品中有鱼油(Fish Oil)丸,鱼油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被视为对治疗高三酸甘油脂与预防心脏病有效。但据着名医师与耐力运动员加比.莫金(Dr. Gabe Mirkin)研究,保持心脏健康、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吃鱼油丸不如直接吃鱼。
莫金对17项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分析发现,每周吃一次鱼的人,较少吃鱼的人面临致死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要低16%。14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吃鱼油丸并无法避免致死性心脏病发作。
研究者认为,吃鱼而非鱼油丸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可能原因是,鱼油在与鱼体内的维他命D、碘、硒等营养成分结合产生作用。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与血凝的药剂,远比光吃欧米茄3有效,因此已在服药的群体补充欧米茄3也看不出欧米茄3的效果。此外,服用鱼油丸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高水平的坏胆固醇反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每周吃一、两次鱼便能起最大保护作用,吃再多并不会增加保护作用。北欧国家居民大量食用鱼类,但多吃下的鱼并未提供预防心脏病的额外保护。
究竟吃鱼如何预防心脏病发作?主要是多脂鱼类体内的欧米茄3脂肪酸,可保护心脏。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作用。
炎症如何引发心脏病?心脏病发作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时,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渗透动脉内壁,触发炎症反应。炎症进一步加速胆固醇与纤维组织在动脉壁上留下斑块。斑块不稳定破裂,随血液流至动脉狭窄处沉积堵塞形成血栓,最终阻塞流向心肌的血液,引发心肌梗死。
鱼富含欧米茄3是因为鱼捕食浮游生物或吃下捕食浮游生物的其他鱼类。鲑鱼、鲱鱼、鲭鱼、沙丁鱼或鲔鱼等深海多脂鱼类,体内的欧米茄3含量最高;其他海产品体内的欧米茄3含量较低。绝大多数淡水鱼的欧米茄3含量低于海水鱼。人工养殖鱼类,仅红肉鱼类含欧米茄3。罗非鱼、鲇鱼等餵食玉米等不含欧米茄3饲料,因此并不含欧米茄3,它们体内的脂肪酸较接近鸡肉。
菜籽油、豆油与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以及多种坚果与种籽中,也含有短链欧米茄3脂肪酸。但人体仅能将5%的短链植物欧米茄3脂肪酸转换为长链脂肪酸,因此补充鱼欧米茄3对心脏的保护远比植物欧米茄3有效。
莫金医师与大多数营养专家建议,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坚果与鱼;少吃含糖饮料、甜点与其他精炼碳水化合物、红肉与油炸食品。饮食不健康,以保健补品与鱼油等食物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做补充,并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莫金对17项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分析发现,每周吃一次鱼的人,较少吃鱼的人面临致死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要低16%。14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吃鱼油丸并无法避免致死性心脏病发作。
研究者认为,吃鱼而非鱼油丸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可能原因是,鱼油在与鱼体内的维他命D、碘、硒等营养成分结合产生作用。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与血凝的药剂,远比光吃欧米茄3有效,因此已在服药的群体补充欧米茄3也看不出欧米茄3的效果。此外,服用鱼油丸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高水平的坏胆固醇反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每周吃一、两次鱼便能起最大保护作用,吃再多并不会增加保护作用。北欧国家居民大量食用鱼类,但多吃下的鱼并未提供预防心脏病的额外保护。
究竟吃鱼如何预防心脏病发作?主要是多脂鱼类体内的欧米茄3脂肪酸,可保护心脏。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作用。
炎症如何引发心脏病?心脏病发作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时,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渗透动脉内壁,触发炎症反应。炎症进一步加速胆固醇与纤维组织在动脉壁上留下斑块。斑块不稳定破裂,随血液流至动脉狭窄处沉积堵塞形成血栓,最终阻塞流向心肌的血液,引发心肌梗死。
鱼富含欧米茄3是因为鱼捕食浮游生物或吃下捕食浮游生物的其他鱼类。鲑鱼、鲱鱼、鲭鱼、沙丁鱼或鲔鱼等深海多脂鱼类,体内的欧米茄3含量最高;其他海产品体内的欧米茄3含量较低。绝大多数淡水鱼的欧米茄3含量低于海水鱼。人工养殖鱼类,仅红肉鱼类含欧米茄3。罗非鱼、鲇鱼等餵食玉米等不含欧米茄3饲料,因此并不含欧米茄3,它们体内的脂肪酸较接近鸡肉。
菜籽油、豆油与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以及多种坚果与种籽中,也含有短链欧米茄3脂肪酸。但人体仅能将5%的短链植物欧米茄3脂肪酸转换为长链脂肪酸,因此补充鱼欧米茄3对心脏的保护远比植物欧米茄3有效。
莫金医师与大多数营养专家建议,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坚果与鱼;少吃含糖饮料、甜点与其他精炼碳水化合物、红肉与油炸食品。饮食不健康,以保健补品与鱼油等食物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做补充,并无法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