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当心!76%违规 金店收金猫腻多
经济不景气,常有民众把不常佩戴的金银钻石首饰拿到当铺或是金店去换成现金,曼哈坦华埠街上穿着「我们购买黄金」(We Buy Gold)黄色背心的促销人员也随处可见。但是,民众卖首饰的时候要千万当心,根据纽约市消费者事务局(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简称DCA)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全市接受调查的金店中有76%的店家在买金(gold buying)时存在违规行为,比如低估重量或成色等,恶意压低首饰的价值。消费局局长明兹提醒卖首饰者要「货比三家」。

消费局调查人员在暗查时,用三件金首饰进行售卖,这三件金饰经过独立估价应值590元。但调查员到金店假意售卖时,多数金店都低估其值,估价从175元至450元不等,而且部分金店拒绝透露当天的金价行情,在称重时也没有把不同K金的首饰分开来称重。

此次调查,消费局共派出24名便衣调查员,检查了450家金店,最后76%被调查金店因存在违规操作被开罚单,违规理由包括虚假广告、没有保存纪录、缺乏标志(sign)等,部分「黄金换现金派对」(cash for gold parties)举办者也收到了传票。明兹表示,虽然低估价值并不违法,但普遍存在的不诚实行为表明了这一行业的问题。

爱好购买新款珠宝的谢小姐曾有多次卖首饰的经验,她表示,与华人金店比起来,老外店的感觉要正规一些。她去华人店时,除了卖金饰有当日金价及称重外,其他钻饰有时候老闆会问她「你要卖多少钱?」让她不知如何回答,如果她报了一个价格,老闆就会砍价一半,让她感觉非常不专业。她倾向于去较为正规的大店卖首饰,老闆会当着她的面以仪器测出金和钻的重量及成色,有时首饰的独特设计也会增值不少。

为帮助提高该行业的透明度,消费局发布了多条新规:买首饰的店家要当卖者的面称每件首饰的重量;公布首饰的K金纯度;报出当天金价行情;分别报出每个首饰的价值;收据上要标明首饰的数据、所卖日期、店家营业执照号码、地址和电话等信息。

明兹提醒卖首饰者若干注意事项:只卖给有二手商家(secondhand dealer)营业执照的店家;货比三家;去金店前先做些金价或首饰的研究功课;带上身分证件,如果店家不要求查看证件,千万不要卖给他;店家在买了首饰后15天才能出售这件首饰;尽量不要去「cash for gold parties」卖首饰;如果有问题可致电311或到nyc.gov/consumers网站投诉。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