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活到120岁
央视刚播完电视剧「百年虚云」,这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说它不错,并不是说它拍得好,而是说,虚云这个人物很值得一看。

虚云是禅门高僧,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于1840年,没于1959年,实际年龄是119岁,但一般都说他活到120岁。他19岁出家,到圆寂时,刚好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共建国的百年历史。

为什么能活那么久?步行可能是原因。虚云的人生,可算是一个步行的人生。剧里最常见的镜头就是在步行中的他,他生于福建,但北京、西安、四川、云南、广东、江西和山西都有他的足迹,还去过西藏和印度。因此,如要将他的人生想像为一幅画,最适当的就是:他不停地在中国大地上行走。

最令人感动的一次步行,是他43岁时从浙江普陀山步行去山西五台山。为报父母之恩(因出家而无后),他发大愿,要三步一拜地走完全程。所谓三步一拜,是每走三步,就弯腰跪下,额头还要叩到地上。结果,他用了三年才完成旅程,其中表现出来的苦行精神,实在非常人能及。

他的一生又是一个劳动的人生。佛家原本就讲求以耕田种地作为修行,虚云更有一大动作,那就是修復禅宗着名的古寺道场。他每次修寺,都身体力行,带头亲自动手建做。终其一生,至少修建了七大古剎。最后修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时,他已114岁。

虚云的行动力很强,从不担心从一砖一瓦做起,何年何月才能建成寺庙,只求做好每天的工作,如是切实做去,是没有建不成的。这种劳动精神,与现代人大异其趣。美国人整天担心身体超重,但是却绝少劳动,要减重根本不可能。

虚云的人生,对「人生的意义」有重要启示。美国文化最重个人主义(invidualism),但这种思想发展至今,已令人心陷入自私,走不出「自我中心」的局限。个人主义追求的往往是个人快乐,但个人快乐并不就是「人生意义」;人生要有意义,首先要走出自我,以他人和社会为理想,当理想实现时,人生就变得有意义。

佛家讲求渡人,虚云一生渡人无数,又为佛教修復不少古寺道场,那当然不只是为己,而是为人;他实现了这些理想,人生也就显得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宗教都以救人救世为宗旨。

其实,说人生意义,也无须一定从宗教那么大的事情去找,也可在真实人生中的小事上看。在笔者住家两个街段外,有一初中,每天下午3时放学时,一名7、80岁的老人家,总会在校门外一个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从我1997年搬到那里起,他就一直在那里指挥交通,16年来天天如此,好像从不间断。这当然也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