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王爱军、汤振宇 挑战传统医级棒
前不久以研究干细胞和心血管疾病关连,获得加州定量生物科学院创新研究奖(QB3 Award)的华裔研究员王爱军(Aijun Wang)和汤振宇(Zhenyu Tang)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两人的研究推翻了传统理论,是生物医学的一项新开始,希望配合新的医学技术,能更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

35岁的王爱军自2008年起在柏克莱加大进行博士后研究,28岁的汤振宇则攻读博士。两人2010年3月开始,研究血管干细胞对心血管疾病成因的影响。

王爱军解释,心血管成因理论主要是以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病变为主。他们的研究结果则显示:血管中的干细胞在平滑肌受损后产生的分化现象,才是动脉硬化的问题所在。因为目前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都针对平滑肌细胞,药物也只能舒缓病况,如今发现干细胞为硬化主因,就能研究出针对干细胞治疗更有效的药物。

汤振宇表示,以前的理论太过经典,令后代学生很难怀疑。理论产生于70年代,当时技术上仍有很大的限制,多以假设和理论推断,缺少直接证据。或许曾经有人提出质疑,但没有人有向传统理论挑战的勇气。

对于能在一年多做出惊人的研究,王爱军认为,指导教授李松(Song Li)对计画非常支持,也比其他老师更执着。常常三个人早上上课、做研究,晚上在电话上还要讨论好几个小时、周末更聚在研究室工作。

汤振宇表示,因为题目太有挑战性,况且并非每人都有机会进行实用性的研究,常常不由自主地把时间投入在实验室中。王爱军说,一个人做实验会相当辛苦,他很高兴找到汤振宇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花费很多时间,但只要有点小小的进展,就会兴奋好几天,想要做得更好。

得奖,不但代表研究获得社会认同,也让更多人对相关研究产生兴趣,进而增加更多机会与资源。汤振宇表示,这项研究挑战了传统,虽然有理有据、能够互相证明,但是也引起该领域学者的争辩。不过,预计3到5年内,以这项研究为根基的治疗药物雏形应会出现。

找出心血管疾病真正成因,王爱军建议大家还是要注意饮食养生,避免胆固醇、脂肪累积血管中,产生刺激反应。

汤振宇则建议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逻辑,要挑战传统与创新,扎实的基础仍是必要,「要打破一个体系,必须要先了解清楚这体系的完整内容」。

汤振宇今年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工作。已在戴维斯加大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的王爱军,则继续在戴维斯加大带领团队进行研究。两人将以此研究为根基,钻研相关领域。

王爱军的朋友Lucia Lee表示,王爱军梦想有更多人因为他们的研究而重获健康,所以拼命工作,进了实验室,就等于与世隔绝。她佩服王爱军以生命换取研究成果,短短几年已经满脸沧桑,连朋友都笑他「长得也太着急了」。

今年的加州定量生物科学院创新研究奖从4月开始提名申请,共29个团队参加,最后决选时,柏克莱加大只剩一组研究团队,旧金山加大三组、圣他克鲁兹一组进行报告。学界、业界共同评断,最后由王爱军和汤振宇胜出。

小档案:QB3创新奖

●加州定量生物科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Biosciences)是一个结合学界与业界的研究单位,目的在把创新学术的研究结果,加速开发为可供业界应用的生物科技新产品。研究中心包括柏克莱加大、旧金山加大(UCSF)及圣他克鲁兹加大(UCS ),每年举办QB3创新奖,奖励具有创新研究的团队。( 记者陈巧伦)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