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投资美国 中国客吃亏上当多
中国经济日趋进步,美国经济恢復乏力,步履维艰,资产贬值,愈来愈多中国投资者看好美国优质资产,纷纷投资购併。由于中、美国法律制度不同,部分投资者不谙美国商业法,投资时无详细调研,致使投资者陷入经营纠纷或被美方欺诈。律师提醒,中国在美投资者绝不能认为花钱就能摆平一切,或凭感情意气用事,决定投资前,一定要请专业律师做好详细法律咨询和前期调查。

产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市场不缺乏资本,应利用充裕资金购买美国及欧洲优质资产,包括服务、科技产业等以取长补短。基于这一思路,相当多中国投资者瞄准美国市场。资料显示,中国有钱人中80%考虑向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投资,并以此顺利拿到永久居留权。

然而很多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市场和法律制度缺乏瞭解,投资受骗者大有人在。Margolis& Tisman LLP律师事务所律师马高立(Mike Margolis)表示,部分中国投资者联合投资,但往往凭口头协议或简单合同,用「情理法」代替「法理情」,为日后经营纠纷埋下伏笔。还有部分中方投资者对美国劳工法不瞭解,发生劳工纠纷总想私下摆平,结果随着劳工纠纷升级,损失更大。

墨弗律师事务所负责公司购併的黄律师表示,中国投资者在美投资受骗者屡屡出现。比如,中国一家物流公司联合台湾一相关企业,投资购买圣费南度谷(San Fernando)地区一家物流公司,由于未做事先调研,对已亏损物流公司财务状况不瞭解,美方物流公司藉机在财务报表显示货物流动频繁,盈收可观。在中方人员现场瞭解时,美方公司用一些空货柜作摆设,显示客户资源丰富,业务繁忙。

黄律师表示,2012年初中国一家高科技公司准备购买南加一家电脑芯片公司,因该公司与苹果电脑有合同,可获得大量订单。凭藉获得的简单资讯,中方决定购买后,发现该公司厚达百余页合同中部分与苹果公司的业务条款已过期,购併后根本达不到原先计画收益。同时,该公司业者在外另创立新公司,重新与苹果公司签订合同,将原公司濒临亏损包袱甩给中国投资者。

律师刘龙珠表示,近来不少中国投资者将目光瞄准南加部分洗车厂。但很多投资者简单认知南加少雨,又有很多车辆,洗车业收益不成问题。但中方投资者不瞭解的是,洗车厂多以现钞交易,因此很多洗车厂都易在账目上做文章。

此外,洗车厂雇用西裔员工较多,工作不稳定,背景调查也较复杂,有的员工还有犯罪纪录。洗车厂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出现员工辱骂客人给小费少,纠纷也常发生。中国投资者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在日后经营中将增加很多困扰。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