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店家折价换购 顾客借子领票
20日被联邦国内安全部大扫荡的涉嫌WIC奶票欺诈的店铺全部为华人店铺。华社人士认为,华人社区多为新移民,申请WIC奶票大部分还是符合条件的有需要人士,「藏富」而进行福利欺诈的现象较少,但奶票在具体使用中的不规范,华人商铺违规收取奶票现象则非常普遍。也有社区人士感叹,华人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贪小便宜骗取福利已「名声在外」,哪怕奶票欺诈行为在其他族裔社区也很常见,但华人社区的屡有前科,「不怪政府盯住华社,还一查一个准」。知情人士透露,WIC奶票只能购买指定的食品,而很多华人杂货铺採用「折价」方式,违规收取奶票,任由顾客换购其他物品。一般採取的折扣是8折至8.5折,譬如十元的奶票可当8元或8.5元现金,用于购买其他本非奶票所能购买的物品。店主从中赚取差价,而享受奶票福利的华人顾客有的「不喜欢政府指定的食品」,有的则抱着「白给的福利」的心理,也乐于通过这类违规的方式「花掉」奶票,换取称心如意的商品。有些杂货铺接受奶票折价用于购买其他物品,甚至乐透彩票和香菸。一名常在华人社团中帮民众申请奶票、粮食券等福利的工作人员透露,华人新移民不少夫妻二人忙于工作,孩子生下不久,便送回中国老家抚养,但仍领取奶票,购买奶粉等物品寄回中国,而按规定要领取奶票,孩子必须在美抚养。负责发放奶票的部门要求申请奶票的母亲定期携小孩前往面谈,有已将孩子送回家乡的华人不惜向亲友借小孩前往面谈。曼哈坦华埠一间杂货店的老闆刘先生表示,有的杂货店老闆为了招揽更多生意,就会同意顾客用奶票购买不在范围的日用品,然后在收据上写奶粉等伪造的货品名称。刘先生表示,使用奶票和粮食券的华人很多,很多杂货店老闆会尽量申请相关执照,以免失去顾客。东百老匯的商家郑先生表示,不少华人都用奶票购买西洋参和营养品,买了带回国送礼或自用,却以奶粉名义开发票。不少华社人士感慨,近年来华社屡爆福利欺诈案件,政府已严盯华人社区,不仅严重损害了在美华人形象,而且会影响到华人福利的申请,恐怕将越来越严。也有人表示,福利欺诈其实早已是美国社会通病,其他族裔社区也屡见不鲜,但华人行事高调,常有华人开着名牌豪车,拿着粮食券消费,还到处炫耀「如何作假以申请福利」,不怪政府总查华人,而且「一查一个准」。也有华社人士认为,此次被查全部是华人杂货店,怕是同行恶性竞争,「狗咬狗」举报所致。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