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皓「成名之路」 闯进纽约纪录片节
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在过去20年间培养了不少国际影星,这家招生率少于1%的知名学府是中国成千上万「80后」年轻人的梦想发源地。但即使已入中戏门的学生,仍要为人生路挣扎求存,导演吴皓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合作拍摄「成名之路」(The Road to Fame),以80分钟的纪录片展示了这群独生子女学生们毕业前八个月的生活。该片作为2013年「纽约纪录片节」(New York Documentary Festival)影片,16日在曼哈坦「独立电影中心」(IFC)首映。在吴皓眼中,IFC是全球独立电影朝圣地,能参加在IFC举行的2013年「纽约纪录片节」(New York Documentary Festival)令他非常高兴。这部已参加过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台北、夏威夷、南韩等地电影节的「成名之路」,在IFC的首映戏票一早售罄,足见该片实力不容忽视。「成名之路」在纽约首映正是中国公布对一胎化政策松绑的翌日,吴皓表示,电影中记录的中戏学生是「一胎化时代」的代表,但他们的经历与世界许多地方的孩子一样,「在台北看这部戏的年轻人会说﹕『我们也是这样的』,甚至在英国的年轻人,也有一样的感受。年轻人想成名,但又不够自信、不能承受挫折的问题,是全球年轻人的共通点」。吴皓的镜头主要追踪了五名学生,他们在毕业前的八个月开始排演毕业作品——与百老匯合作的经典音乐剧「名扬四海」(Fame)。这五人中,有来自富裕家庭,亦有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这也是该片展现的当今中国一个很真实的部分,「中国年轻人就有这一点好,有钱、没钱的孩子也可以在一起玩,但在大家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穷的孩子可能就会想,是他有钱才有这个机会,但现实的中国,不是这样黑与白的」。吴皓自己是一名「70后」,出生在四川的他,在波士顿上大学,其后在谷歌工作。他所走的道路亦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父母希望孩子上好的大学、做好的工作,「但是我当时觉得人生好像缺了一块」。于是,吴皓放下高薪去当专业纪录片工作者,尝过没钱开工的苦日子,而吴皓追梦这一段路的影子多少反映在「成名之路」中。电影中的五名主角毕业时是22岁,结局亦只追踪至三年后的他们,到底他们最后成名了吗?吴皓己有计画当他们30岁时,再找他们拍摄续集。「成名之路」纽约首映后,17日将参加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国际电影节(St. Loui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2日4日将重返英国与BBC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有兴趣了解更多情况可浏览﹕http://www.famethe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