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工程奇蹟…11条命换来
金门大桥建成至今即将75年,要建成这座现代奇蹟需要的不仅是工程上的巧思,还有一些赌上生命、爬上数百呎高空作业的勇士。

这些人并非全数安然回到地面。在金门大桥西南端尽头,有一块不起眼的纪念牌匾。金门大桥桥区发言人玛丽.科瑞(Mary Currie)引述牌匾上刻着的铭文:「悲剧与金门大桥擦身而过,死亡两度袭来,带走了11名金门大桥的建造者。」

科瑞透露,金门大桥建造的4年间11人死亡,远低于建案反对者的预估。她说:「当时的业界标准是每耗资100万元,将有一人丧命。金门大桥造价3500万元,因此当时有人预计至少35人丧生。」

科瑞表示,死亡事故很少要归功于总工程师约瑟夫.史特劳斯(Joseph Strauss),他想出了许多史无前例的方法。除了使用安全帽、护目镜与防裂乳霜外,史特劳斯在海湾上的施工区域,首度採用安全防护网。

即便有安全网,仍无法预防在大桥完工的三个月前,发生的一起鹰架崩塌事故。科瑞说:「部分索具跌落,使得防护网被扯破。跌入海湾中的工人部分死里逃生,但仍有十人丧生。」另有一名工人则是在另一起事故中丧生。

19名跌入防护网中倖存的工人,鬼门关前走一遭后成立了黄泉中途俱乐部(Halfway of Hell Club)。已故建桥工人、俱乐部创办成员艾尔.赞帕(Al Zampa)说:「我好像是踩得太远了,脚后跟是湿的,往下滑了三次,撞了背部。」

赞帕因坠桥入院八个月。他在参与金门大桥工程前,曾参与建造卡奎尼兹与海湾大桥。赞帕于12年前过世,但他曾参与金门大桥50周年庆典。他回忆建桥工作说:「在那上面,就算不喝酒也感觉很High。这工作太难了,但又有太多乐趣,还要担心受怕。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分钟都那么兴奋,只有在那里才会意识到。」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