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商家强卖 硬宰消费者
经济持续低迷,商家对消费者「雁过拔毛」、买卖短斤缺两,时有发生。也有商家买一磅秤两磅「强塞强卖」,让吃了哑巴亏的部分消费者,对商家此种促销手法大唿吃不消。

阿罕布拉居民卢小姐日前到圣谷西区某华资超市买菜,顺带在超市广场内某散装零食商舖购买果脯。因为店家向来由员工为顾客装袋秤分量,卢小姐又专注于电话上慰问遭受风灾的东部友人,所以就没特别注意装袋过程,「就看见店员拿着夹子不断挤压(袋子里的果脯),然后继续往里装,虽然有点纳闷会不会超出分量,但觉得应该不会差很多」。

直到店员请卢小姐去柜檯付钱,她一看,售价13元一磅的果脯,店员给她秤的分量总价竟高达29元,而她购买前就明确告诉店员只要一磅,「我只买一磅,却给秤了两磅半。误差在半磅以内情有可原,可是超重一磅半,太超过了!究竟是店员培训不过关、估重手感太差,还是故意为之?」

本打算当场抗议的卢小姐注意到,包装袋是先封口再过秤,她只得改变主意,「算啦,都已经封住了,再拆太麻烦,反正拿到办公室,大家分很快就能解决掉」。但这次不愉快经历也让卢小姐此后对店家避而远之,「其实东西蛮好吃,商家应该有信心,根本不需要用这种强卖法逼客人买,这样我反而不会再去了」。

南巴沙迪那居民杨女士不久前在圣盖博市某商家购买散装怪味花生,也遭遇商家「买半磅、秤一磅」的销售手法。「我就是想买点尝一尝,说了只要半磅,却给我塞了一磅多」。杨女士表示,秤得太多,她自己吃不完,只会放坏掉,但商家却说「不多不多,很好吃的,多买多吃点」。但杨女士坚决不吃哑巴亏,当场让对方拆开包装袋,将多出来的部分倒回食品柜,再重新包装,否则就拒买。「钱包在我口袋里,第一次让他们得逞了,以后更加宰你没商量,绝不能开这个先例」。

家住北加的华人Melissa月前让老美丈夫Ronald到米尔皮塔斯一家华资食品商舖,替她买半磅牛肉脯。Ronald回家告诉Melissa,他一进店内就被几位店员围住,一位店员立刻「热情」帮他装牛肉脯,其余三四位店员不断请他试吃各种食品,手中拿着打开的空袋随时准备往里面装,「喜欢吗?很好吃哦。你想要多少?」Ronald婉拒后,到柜檯付钱,才发现店员已经将一磅多牛肉脯过秤封袋,「我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Melissa说,她自己以往买零食,「以毒攻毒」的做法就是直接递出10到20元,告诉商家自己身上只带了这点钱,以防被「强卖」。但丈夫去买时忘记预先告诉他这个办法,结果花了近60元,差不多分量的肉脯「在Costco一袋才不到20元」

买鱼肉菜餚,同样可能发生「强卖」的状况。从千橡树专程来圣谷买菜的张太太最近到当地一家华资超市购买火腿炖汤,请店内师傅从摆卖的整只火腿上切一磅肉下来。然而对方「手起刀落,放在电子秤上一秤,整三磅!」张太太表示,她只需要一磅,请对方将切下的肉块再切一半给她即可。大师傅的脸当场「晴转阴」,黑着脸将火腿肉一噼为二,随手捡了一块装袋,秤完就丢在柜檯上,再也不搭理张太太。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