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爱滋病 宗教机构重要伙伴
过去十年,亚裔是全美唯一罹患爱滋病毒人数有显着增长的族群,仅是纽约市目前就有1808名亚裔爱滋病毒感染者。致力于亚裔爱滋病研究的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都市计画学系教授陈约翰(John Chin)22日发表历时五年的「宗教机构与爱滋病防治的关系」研究,约85%的受访信众希望宗教组织能够扮演爱滋病防治的教育角色。
「宗教机构与爱滋病防治的关系」研究于2007年开始进行,探讨华人宗教机构是否能够发挥影响力,促进华裔社区公共健康,获得联邦政府280万元补助。五年中研究人员总共访问全市20多个宗教机构,800多名信众,问卷内容除了询问受访者对爱滋病研究的基本常识,在其宗教机构的参与度,对爱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够接受其宗教机构参与爱滋病防治工作等等。
目前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爱滋病的认识极少,受访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与爱滋病人喝同一杯水,就会感染爱滋病毒。有24%的受访者认为得到爱滋病的原因是受到惩罚;但90%的人说若朋友得到爱滋病会尽力帮忙;约莫8%的人表示有认识感染爱滋病毒的华人;90%的受访信众「赞成宗教组织在社区健康扮演相关角色」。
在宗教机构与爱滋病防治的关系中,该研究指出纽约市的佛教寺庙领导人和信众对爱滋病教育和相关活动都表示支持,但是因为缺乏爱滋病的知识以及对疾病的害怕,让他们觉得参与度有限。基督教会对待爱滋病患的态度上,对爱滋病传染了解较多的教会对病患歧视较小。基本上,两种宗教的各组织都愿意参与爱滋病的相关项目,体现助人和慈悲为怀的使命。
研究也指出,各宗教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对付爱滋病的「最强武器」,透过祷告祈福、讲道认识爱滋病、都能帮助爱滋病患者。
昨日出席研究发表会的包括参与该研究的各宗教机构领袖、学者、纽约市卫生局代表及薛以康教授。华埠颂恩堂执事陈雅各表示,站在教会的立场,若有爱滋病人前来求助,绝对会提供支援,但是教会最终还是扮演中间角色,会将病患转介到相关机构。佛恩寺住持释本空也表示,佛教以慈悲为怀,不会拒绝爱滋病患者。
陈约翰表示,尽管研究即将到一段落,但是他目前正积极向联邦政府申请补助延伸该研究,希望能够得到基金和宗教机构合作进行爱滋病防治工作。
「宗教机构与爱滋病防治的关系」研究于2007年开始进行,探讨华人宗教机构是否能够发挥影响力,促进华裔社区公共健康,获得联邦政府280万元补助。五年中研究人员总共访问全市20多个宗教机构,800多名信众,问卷内容除了询问受访者对爱滋病研究的基本常识,在其宗教机构的参与度,对爱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够接受其宗教机构参与爱滋病防治工作等等。
目前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爱滋病的认识极少,受访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与爱滋病人喝同一杯水,就会感染爱滋病毒。有24%的受访者认为得到爱滋病的原因是受到惩罚;但90%的人说若朋友得到爱滋病会尽力帮忙;约莫8%的人表示有认识感染爱滋病毒的华人;90%的受访信众「赞成宗教组织在社区健康扮演相关角色」。
在宗教机构与爱滋病防治的关系中,该研究指出纽约市的佛教寺庙领导人和信众对爱滋病教育和相关活动都表示支持,但是因为缺乏爱滋病的知识以及对疾病的害怕,让他们觉得参与度有限。基督教会对待爱滋病患的态度上,对爱滋病传染了解较多的教会对病患歧视较小。基本上,两种宗教的各组织都愿意参与爱滋病的相关项目,体现助人和慈悲为怀的使命。
研究也指出,各宗教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对付爱滋病的「最强武器」,透过祷告祈福、讲道认识爱滋病、都能帮助爱滋病患者。
昨日出席研究发表会的包括参与该研究的各宗教机构领袖、学者、纽约市卫生局代表及薛以康教授。华埠颂恩堂执事陈雅各表示,站在教会的立场,若有爱滋病人前来求助,绝对会提供支援,但是教会最终还是扮演中间角色,会将病患转介到相关机构。佛恩寺住持释本空也表示,佛教以慈悲为怀,不会拒绝爱滋病患者。
陈约翰表示,尽管研究即将到一段落,但是他目前正积极向联邦政府申请补助延伸该研究,希望能够得到基金和宗教机构合作进行爱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