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事件 美中合作新契机
编者按:中日钓鱼台纷争不断升级。日本首相安倍本周将到华府访问,可能挑起新的争端。为此,史丹福大学经济系讲师及前联邦商业部助理副部长罗康纳(Ro Khanna)、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思比德(Peter Stanek)和常务副会长丁元联合撰文,指美国应趁着钓鱼台事件,与中国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因为这种关系将有助于化解钓鱼台危机。作者将文章交给本报刊出,以下是原文的翻译。
●钓鱼台事件正好给予美国一个机会,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降低东中国海的危机,还有助于消减南中国海、甚至中东地区的国际纷争。
为了建立这种关系,美国政府应谨慎界定自己对钓鱼台纷争的立场,不应鼓励中日任何一方走上开战之路。美国不能让日本误导中国,令中国相信美国会站在日本的一边,也不能不明智地导致中国质疑美国的立场,以为美国无意于争取公平解决纷争的办法。不幸的是,国务院和联邦参议院发布的声明,并不足以说明美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认为,从法理和历史看,中国都拥有钓鱼台的主权,美国政府应对中国的立场予以多一点的考量。
更积极的态度是,美国应坚持以法律解决问题,将纷争交给国际法庭和联合国处理,藉此降低中日的对抗。美国应鼓励双方按照国际法和条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找出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美国应以和平解决的模式,面对中国的其他领土纷争,包括与菲律宾和越南在南中国海的纷争。
可能有人认为,日本才是美国的盟友,中国不是,所以美国应有责任支持日本。但真实的情况是,美国唯有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才会得到更大的利益,这样绝对要比介入纷争、与中国对抗有利得多。中国可以帮助美国对付北韩和伊朗,而且亚洲和非洲不少国家都与中国关系良好。
美国有必要建立更开明的外交政策,因此必须抓住时机,鼓励和平解决钓鱼台纷争,藉此加强美中关系。当然,这并不表示美国放弃推动中国的民主和人权。
但是,美国视中国为盟友,所能得到的好处,必定超过对中国採取围堵和对抗的政策。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中,美国已花掉巨额军费并死伤大量军人。现在美国应该寻找一个强大的战略伙伴,协助应付全球各地的挑战。协助中日两国以和平方法解决钓鱼台纷争,应是美国新外交政策一个良好的开始。
●钓鱼台事件正好给予美国一个机会,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降低东中国海的危机,还有助于消减南中国海、甚至中东地区的国际纷争。
为了建立这种关系,美国政府应谨慎界定自己对钓鱼台纷争的立场,不应鼓励中日任何一方走上开战之路。美国不能让日本误导中国,令中国相信美国会站在日本的一边,也不能不明智地导致中国质疑美国的立场,以为美国无意于争取公平解决纷争的办法。不幸的是,国务院和联邦参议院发布的声明,并不足以说明美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认为,从法理和历史看,中国都拥有钓鱼台的主权,美国政府应对中国的立场予以多一点的考量。
更积极的态度是,美国应坚持以法律解决问题,将纷争交给国际法庭和联合国处理,藉此降低中日的对抗。美国应鼓励双方按照国际法和条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找出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美国应以和平解决的模式,面对中国的其他领土纷争,包括与菲律宾和越南在南中国海的纷争。
可能有人认为,日本才是美国的盟友,中国不是,所以美国应有责任支持日本。但真实的情况是,美国唯有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才会得到更大的利益,这样绝对要比介入纷争、与中国对抗有利得多。中国可以帮助美国对付北韩和伊朗,而且亚洲和非洲不少国家都与中国关系良好。
美国有必要建立更开明的外交政策,因此必须抓住时机,鼓励和平解决钓鱼台纷争,藉此加强美中关系。当然,这并不表示美国放弃推动中国的民主和人权。
但是,美国视中国为盟友,所能得到的好处,必定超过对中国採取围堵和对抗的政策。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中,美国已花掉巨额军费并死伤大量军人。现在美国应该寻找一个强大的战略伙伴,协助应付全球各地的挑战。协助中日两国以和平方法解决钓鱼台纷争,应是美国新外交政策一个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