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法拉盛之子」伍贤中 百老匯「发光」
纽约报导

在百老匯最新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中,扮演男翻译和法官的伍贤中 (Johnny Wu)和不少纽约华人子弟一样,从小生活在华人聚居的法拉盛,考进了受到华人青睐的史岱文森高中,申请大学也差一点要像许多华人一样学习商科,未来迈入金融圈,然而他却最终走上了戏剧之路。从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Binghamton)分校戏剧专业,到全美只招收八位学生的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表演系,从毕业后的电视剧拍摄经历到登上百老匯舞台,伍贤中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伍贤中198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八岁时移民到美国,当时小小年级的他曾一度十分反抗,还企图毁掉护照,最后还是家人将护照藏起来让他无法「得逞」。伍贤中回忆,飞来美国时,是独自一个人坐了18小时飞机,上去之后就开始哭,「中间唯一乐趣就是每隔20分钟点喝飞机上的可乐」。

法拉盛念小学

来美后,伍贤中首先就读于法拉盛第20小学,至今他仍清晰记得,来美国学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同学在操场上指着树,教他念「树 (Tree)」。他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环境,掌握了英文,在学校成绩也一直很不错,四年级时已在学校排名前5%,后来转到白石镇的第79小学。

为满足母亲期望,伍贤中通过努力如愿考上史岱文森高中,那时每年会有2万7000名学生参加考试,只有3%的学生被录取。他也开始了每天早上5时30分坐公车到法拉盛,再坐地铁到曼哈坦上课的生活。

在高中时期,因为周围压力,伍贤中坦诚曾有过很叛逆的时期,「因为优秀学生很多,所以总希望自己很酷」,也常表现得愤世疾俗。有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回到法拉盛和一些华青帮或是亚裔帮派的孩子一起玩,经常在停车场一对一打架,也让他领会到「只要每次主动打对方一拳,就会有五六个孩子上来一起将我打倒在地」。虽然这样的生活听起来有些疯狂,但伍贤中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回到停车场。直到有一次,对方两个人将他按在墙上,其中类似于老大的孩子拿着一把长箭威胁他,才让他终于意识到这种生活「需要结束了」。而他也需要改变,「以前我的朋友都是亚裔,从11年级开始,我扩大了交友圈,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将愤怒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积极的方式」。

史岱文森接触戏剧

踏入戏剧界,伍贤中说缘于在史岱文森高中的最后一年选修了戏剧课。此前他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戏剧,上课第一天老师拿了20本厚厚的剧本,发给大家组合练习,给学生们充分自由,然后就关上门离开了。伍贤中笑说,「当时我想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修的课」。然后他和在校足球队的队员搭伴排练剧中一幕,扮演兄弟俩,充满乐趣。

而老师后来的一句鼓励,「我觉得你有一些表演天赋」,则让只有17岁的伍贤中做出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决定,当时已经被宾汉顿管理学院所录取的他写信给大学要求将他从该学院转到文理学院,主修戏剧。至今伍贤中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他笑说:「这是我至今做过的最冲动和快速的决定,但也是我目前做过最好的决定。」而在向学校写信后,伍贤中也犹豫要如何向母亲说,是「等到四年毕业后再告诉还是现在就摊牌」,最后还是诚实告诉母亲,他记得妈妈当时反对的表情,「觉得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伍贤中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进入大学后的伍贤中很快就进入状态,当时学校每个学年都会制作两部大型舞台剧,他都曾担任主要角色,大学四年级时,学校选择剧目时都会特别考量到如何配合他。不过也有让他特别囧的记忆,就是大一开学第一周,有学姐问他是否要去试镜,没有完整读过一本戏剧也没试过镜的伍贤中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试镜为一分钟独白,他跑到庞诺书店(Barnes & Noble)临时抱佛脚,一口气买了三本类似于1999年舞台剧最佳独白节选 (the Best Stage Monologue of 1999),试镜结果当然是失败,伍贤中自嘲说:「后来我才知道自己买的书有多糟糕,一些节选剧本从来就未发表过。」

拒绝耶鲁研究所

他的才华在大学内得到认可后,伍贤中决定攻读更具权威性的表演专业研究所,他当时申请了位居全美前三位的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三所学校竞争都十分激烈,那年仅从上千位申请者中录取16、18和8人。经过六个月全力准备,伍贤中最终获得全部三所学校的青睐,并都愿意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而之前一直反对伍贤中攻读戏剧的母亲也转变了态度,在伍贤中选择加州大学后,自豪的对朋友说:「我儿子拒绝了耶鲁。」

研究所的学习非常深入和集中,内容包括瑜伽、形体、发声、表演等,每天要上七堂课,从早上7时一直训练到晚上11时,中间只有半个小时吃饭,连周六晚上都要排练。

毕业后伍贤中曾到洛杉矶发展,在做了很长时间舞台剧后,他决定尝试一些电视剧试镜,两周后就获得在「24小时反恐任务」出演的机会,他表示,「相比舞台剧,电视拍摄时间要求很紧,节奏也更快」。2010年伍贤中搬回纽约,巧合地参加了黄哲伦新剧「中式英语」的试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不仅获得包括在芝加哥版的角色,而且获得在纽约百老匯出演的机会。

而登上百老匯舞台,也最终让伍贤中圆梦,这对很多美国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谈起该剧,他认为探讨了「21世纪的永恆话题,中美两个巨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合作的关系,也非常的应时」。他认为,该剧不是去取笑任何人,而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商业文化背景让大家看到两个文化的冲撞,「如果观看时能将心中防御的一面稍稍放下一些,以更平和的心态来欣赏,你会了解其真实用意,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鼓励亚裔追求梦想

伍贤中鼓励也有心要进军演艺界的亚裔,「一定要坚持自己想要去追寻的」,他指出该行业目前需要更多亚裔面孔,并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机会。他分析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阻挠,要经过斗争和挣扎,「但是如果你发现这是真让你感到开心的,你真的很想成为这个行业一部分时,你必须要去追求,而且要百分之百去追求,因为这个行业很残酷。你付出全部努力,可能才表现中等;但如果你不尽全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伍贤中还建议亚裔演员不要只局限当演员,「因为角色毕竟有限,与其等机会来,不如自己创造」。业余时他也创作剧本,围绕一个在法拉盛长大、高中时参加校足球队少年的故事。伍贤中并建议亚裔演员,不要只是等待合适的角色出现,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最终让这个行业产生改变」。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