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边巡新招:吓阻偷渡客不回头
藉由联邦众议院国内安全小组(House Homeland Security subcommittee)8日听证,联邦边境巡警局(U.S. Border Patrol)局长费雪(Mike Fisher)公开巡警局最新策略(strategy)。今后抓偷渡客「在精不在多」,主要目标改为找出「偷渡常客」对症下药,吓阻他们别再回来。另一重点是勤抓「内贼」。

边境巡警局1994年首次制定策略,2004年修订,这是第三次发表。区区32页文件,花两年才完成。出席听证会的国会议员发现,文件竟然看不到具体目标数据,感到大惑不解。费雪解释,今后边境巡警工作「重质不重量」,解决问题最重要。

边境巡警改改弦易辙,主要因为时代不同了。1994年的策略是「赶鸭子」,在加州圣地牙哥和德州艾尔帕索(El Paso)严加防守,把偷渡人潮赶到亚利桑纳州荒僻边境,边界,使抓人更容易,也让偷渡客死了这条心。

不过这个策略只成功一半,偷渡客的确集中到亚利桑纳州,但人数并未减少。于是2004年在布布总统任内,边境巡警局修正策略改打「筑墙科技战」。开始架设铁栅、电眼相机、地下感应器和移动雷达,结果发现实际运作比想像复杂,野心勃勃的10亿元计画并未达成原定目标。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美国经济衰退意外带来天然吓阻力,偷渡美国最大「输出国」墨西哥突然熄火,边境巡警明显「生意清淡」。从2000年逮捕160万人,到2011年减少到32万7577人,降幅高达80%,是1971年以来最低点。

专家分析,现在的偷渡客多半「老面孔」。不是有家小在美国,就是偷渡老手,已看不到菜鸟新手。因此边境巡警势必得改变作法,不能再抓到后立即遣返,没多久又跑回来,要把目标放在阻止他们回来和阻绝恐怖分子。

如何让他们不敢再来?边境巡警局已全面实施「惩罚系统」(Consequence Delivery System),只有儿童和病重者才像以往一样按指纹即遣返,其他的人被分成七类,包括「初犯」和「刑事前科犯」,一律必须付出代价,斩断旋转门。

此外,边境巡警过去策略造成人员大量扩充,达2万1000人,因此出了不少害群之马,加紧铲除败类也将是最高优先。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